第43章 殺雞儆猴(第2/3頁)

就中曲折,阮慈在見場觀勢之後,大概便已都想明白了,她入林後不久,那兩個修士匆匆趕來,想來也是沒料到她這麽閑不住,第一日剛立下洞府,第二日便進林中遊覽,機會太好,錯過了可惜。她曾在《天舟渡》上看過一門神通,大神通者,可以將神意寄於仆從後輩身上,後者所見,便是寄下神通者所見,這兩名修士身上,或許便都有神意寄宿,可以通過刺客的眼,來查看她的成色。

形勢如此,就此打道回府,那麽下次的試探會更隱蔽也更險惡,而且四仆中究竟是誰走漏消息也不好查。她將計就計,演了一出戲,只當靈華玉璧就是最後的底牌,也算是演得聲情並茂。靈華玉璧中蘊含的劍氣,便真是東華劍氣又如何?這一看就是高人引東華劍氣,灌注玉璧而成的法寶,她一個凡人,怎能做到這些?只能說阮慈和劍使關系匪淺,大概是親密的後輩,這也為她之後和阮容親近,打了些鋪墊。

至於之後攜回刺客屍體,嚇唬仆僮,逼出泄密之人,就不必多說了,身在局中,借勢利導,這都是應該做的事,阮慈靜室自省,自己有兩件事是做得不該的,第一件自然是多嘴說了一句紫虛洞照天,此事有八成是因為這五個字而起,第二件則是出門打獵的時間太倉促了一些,剛立洞府,第二日出門打獵便有煉氣修為,這將讓她開脈的時間點變得極為清楚,一夜開脈,開脈後便可和築基修士鬥得不落下風,便是這築基修士只是門中仆從,上清門弟子也個個不凡,但她也依舊太紮眼了一些。這靈華玉璧,恐怕只能略釋眾疑,她仍舊會在眾真眼中,成為一個值得長期注意的弟子。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過就算再來一次,阮慈恐怕也還是會立刻出門打獵的,該試探的人,怎麽都會來,餓肚子的感覺可不好受。所思者,無非言語細處應當更加留意,這般看來,也難怪那些修者都是遮遮掩掩的,恨不得一句實話都不說,她還沒完全說實話呢,便找了這麽多麻煩,虧吃多了,人也就小心了起來。

張姬既然承認走漏風聲,阮慈便把三仆叫來,分別私下詢問,讓他們揭發另外兩個同儕有沒有往外傳遞消息,三人倒是都為彼此打了保票,據說張姬的叔叔,也是跟著送月奉的執事前來,才能和張姬說話。至於他們三人,在門中雖然也有故舊,但各奉主人,便是要彼此探視,又哪有這麽及時?見張姬下場,三人也是嚇得不輕,各自賭咒發誓,從此忠心用事,一句話不敢流露出去。

其實便是張姬,又何嘗有害主之意,只是不識宗門風波險惡,若是本門弟子,向親友誇贊一番主上已被洞天真人重視,又有何妨?畢竟洞天真人青眼有加,將來自然也有許多事跡顯露,這並不是一件能瞞人的事情。阮慈並不怪責張姬,也覺得她很可憐,但此女已不能留,便喚來何僮,說道,“你把那兩個人都放下來,和張姬一起,送回靈谷峰去,把事情都告訴當值執事,就說這兩個人要害我,被我打殺了,這個張姬,我用不了了,你另外再要個會做飯的侍女來,栗姬手藝也不怎麽樣,你吃著如何?”

何僮是四仆中最沉穩的一個,話要少些,卻都頂用,不過也是被阮慈這個主人搞得有些吃不住,嘴角抽了下,道,“我等仆僮,得饗靈食已是意外之喜,口味如何已不能分辨。栗姬平日造飯手藝不錯,但靈物烹飪艱難,確實也不是她能勝任的。”

阮慈噢了一聲,說,“以後你就直說一句‘我覺得她做飯挺中吃’就行了,不用這麽客氣。”

何僮垂首稱是,出門自然叫人忙碌去了,阮慈也好奇中央洲的凡人怎麽使用法器符咒,便跟出去查看,只見這三人力氣都是頗大,便是栗姬,也輕輕巧巧將長木拔出,又將已死刺客的屍首捆好,把築基刺客的喉嚨包紮好了,和張姬一起綁在一處,又拿出一只竹哨用力一吹。

竹哨似是無聲,但阮慈卻能聽到它在場中靈勢,猶如銅鈴輕撞,不斷往外蕩漾,過得不久,場中又有相似靈波自遠處蕩來,和這波紋相撞後互相抵消,阮慈睜眼看時,只見天邊飛來一只靈雁,足下抓著一個大籃子,一邊叫著,一邊飛到山頭,將籃子擲下。

何僮最是沉穩,自告奮勇去靈谷峰周旋,栗姬此時也不出來爭搶,幫著何僮一道,將囚、屍三具運入籃中,這籃子極是闊大,七八個人坐在其中也不成問題,待他們都安頓下來,靈雁一個俯沖,抓起籃子便飛到半空中去。阮慈極目而望,不由道,“若是靈雁抓不穩,籃子掉下去怎麽辦?”

栗姬對阮慈猶存懼意,不再似之前那般親昵,小心笑道,“這些靈雁,個個都有築基修為,也是靈谷峰調教好的,萬不會出事,小姐大可放心,將來若是您要去靈谷峰,也一樣是靈雁接送,別看起勢飛快,但坐在籃子裏可是穩當,半點都沒有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