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各分門庭(第2/3頁)

難怪說意修只是給大能轉世準備的功法,這識海乃是高懸玉池上方,想來是由法力化成的玉池承托,若是一個人突然有了極其龐大的識海,卻沒有相應的法力,很可能會被識海壓垮道基。阮慈此時回想自己得劍之處承受的折磨,心中也是暗叫僥幸,她還是凡人,便煉化了東華劍,所受折磨都在識海之中,是以神識天然便要比許多修士強大,若不是宋國人七百年來采精食氣,養得她稟賦厚實,煉就無漏金身,可以分擔識海重量,只怕修行都要受到影響,不可能這般一帆風順。

當然,所謂的順遂,也並非沒有代價,阮慈緩緩睜開雙眼,在心中品味著自身和東華劍日益緊密的聯系,起身收了隨手布下的小小幻陣,擡首一望天邊,已是明月高懸。她躍上枝頭,神念略一探出,見孟令月方向依舊是被法陣遮護,便知道她修行未完,倒是李平彥,正在樹梢賞月,尋思片刻,便掠到他身邊坐下,問道,“李師兄,你不多打坐一會兒麽?”

李平彥笑道,“不必了,不差這幾個時辰的功夫。”

阮慈注視著他,顯然並不相信李平彥的說話,李平彥被她望了一會,才道,“這裏雖然距離城郭不遠,但畢竟是荒郊野外,而且距離比元山不遠。剛才我在調息,孟師妹便照看周圍,也該讓她歇息一會。”

比元山在綠玉明堂南側,乃是中央洲有名的險地之一,阮慈不知綠玉明堂,倒是對比元山有印象,這大山連綿雄偉,擋在紫精山和迷蹤海之間,別說凡人,便是金丹期之下的修士,都很少有能在比元山中生活的。此山陰陽二氣滋養氤氳最盛,日出之時,一樣有許多怪獸精氣生化,只要有一頭偶然得到機緣,化虛為實,便如那九嬰蛇一般,是極其罕見兇殘的妖獸。阮慈唔了一聲,心想,這兩個人倒是頗有默契。

她道,“你是覺得最近陰氣蒸騰比往年更盛,害怕此地也有精怪生化嗎?”

李平彥定睛看了她一會,道,“慈師妹真聰明,不錯,從比元山到黃首山,這一帶都是陰靈繁盛之地,既然綠玉明堂能生化出九嬰蛇,那在此地也不可掉以輕心。”

那黃首山也是險地,阮慈如今算是明白琳姬當時為什麽說沒有人會直接從中央洲陸一頭飛往另一頭了,這中央洲陸的凡人國度,都是緊緊依附宗門生存,也不像是南株洲那樣,國與國之間多數都是接壤,還要靠人工修築關口區分國界。中央洲陸的大地上,險地連著險地,便是天然的國界,出了紫精山,飛過綠玉明堂,便直到金波宗和平海宗這一帶才有了人煙。這兩宗在鳳阜河上首,一起庇佑三國。阮慈一行人便是要順著鳳阜河一旁的黃首山往南而去,到翼雲北望渡口再分手,孟令月一行人要渡河西去,折往萬蝶谷,而阮慈他們則在渡口上船,往鳳阜河下遊的大澤中行去,尋找恒澤天那飄渺不定的入口。

而這黃首山內,一樣也是有陰陽二氣顯化精怪,和比元山相比,無非是山勢平緩一些,且毒瘴淡薄少許,可以貼地前行。進山之後,想要在樹梢飛掠,卻是不可能了,黃首山高處有奇鳥盤踞,還有怪風亂卷,樹頂靈氣狂亂,並不適合通行,修士只能成群結隊,在地面前行。按孟令月所說,修為若是淺薄一些,栽在黃首山內,連個響都聽不見,屍骨無存不說,便是身亡的消息,也不知能否送回宗門師長身邊。

黃首山、鳳阜河這一帶,乃是金波宗、平海宗的地盤,李平彥和孟令月自然熟稔,阮慈很信服他的話,還想再多聽些,不過李平彥話不如孟令月那麽多,她故意說道,“李師兄也太小心了些,我們才從金波坊市出來不過七八日,這不是還在你恩師的眼目之下嗎?若是真有大敵,他老人家少不得也會先行示警,不讓你陷入險境。”

李平彥道,“話雖如此,但恩師的蔭庇,能持續到何時?一旦入山,恩師便很難照看到了,其實就是在此處,若是有什麽魔宗弟子來把我殺了,只要還在築基境內,不曾以大欺小,恩師也未必會出手。否則,這又怎麽叫做歷練呢?”

他威嚇阮慈道,“慈師妹,你第一次出門,可別拿大,雖然是盛門弟子,眾人都讓一頭地,但到了能遮蔽神念的險地中,旁人可就也許沒那麽恭敬了。你猜……這群人裏,可藏了魔宗眼線?又會不會有太微門的人?”

上清門和青靈門、太微門關系都頗冷淡,雖沒有互相攻伐,但第五蒼記憶之中,也有不少同門和上清門弟子相鬥的軼事,阮慈睜大眼道,“還沒到恒澤天呢,這麽早就下手了麽?”

李平彥微笑道,“若是我,我就寧可多小心些。每年都有盛宗弟子死在黃首山、鳳阜河裏,出身高門,也就是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威風些,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要比我們都更危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