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茫茫苦海(第2/3頁)

青君目注阮慈,神情似笑似嘆,伸手拂過阮慈瀏海,原來不知不覺間,她又回到自己年紀,那華服也顯得略大了一些。

纖長手指,為她將鬢發理過,阮慈仰面望著青君,聽她從容言道,“這苦惱,便是我等永遠體會不到的情緒,你不忍見世間苦楚,可在我而言,世間一切,都不為苦,只是一種必然——若是苦少,樂便更少,這世上本就有苦,才有樂,沒有饑渴之苦,哪來飽食之樂?沒有沉淪之苦,哪來超脫之樂?”

“這世間的規矩,本就是苦多樂少,亦或者對你們凡人而言,世間便是如此,若無貪得,何來苦楚?便是因為人性最貪,是以對人而言,這世間總是苦多樂少,你想想,是這般道理嗎?若你生為一棵樹,所求極少,煩惱也是極少,但樂趣會因此變多麽?”

她仔細說來,耐心十足,便如同對弟子說法,阮慈心中那難以寧定的情緒,在青君輕輕話聲中,終於逐漸消散,她喃喃道,“我明白了,世上總是先有貪求,方有求不得的苦,才有求得之樂。若是人一生出來,便什麽都有了,一無所求,也就一無所樂。便是因為人出生時一無所有,世間便是求不得的苦,才有那偶然得到的歡樂。”

青君垂眸道,“你明白了,像我們這些先天道祖,一誕生便執掌一道,對我們而言,這世間予取予求,也就沒有一絲歡樂,更沒有攀登上境的力氣,唯有那無數凡人,輾轉苦海之中,沉淪輪回之內,心中有無窮無盡的欲求,更有那些千奇百怪的情志——唯有這些凡人,才是宇宙氣運所鐘,萬千宇宙之中,最終證道永恒的寥寥數人,無不是凡人出身。”

“你對主君的道大不以為然,以為唯有凡人能夠轉世,對修士並不公平,實則你那只愛寵說得不錯,主君之道,才最是公平,在那無盡時數之中,這許多生靈,連一次入道的機緣都不會有,能夠開脈入道,已是天大機緣,便是中途而廢,也不應再搶奪他人的機會。若是修士可以轉世,那麽未入道的凡人,便連那一次機緣都不會再有,同樣都是一點靈性,你覺得這樣公平嗎?”

阮慈並非第一次聽人說起這般道理,只是青君所言,自然比王盼盼更有說服力一些,畢竟她親身經歷過舊日宇宙,那兩種道規並行的時日,只是她雖然知道這是有道理的,但想到靈遠、孟令月,還有那些只因一點隨意原因,便即死去的修士,心中依然很難接受,搖頭道,“道理或許是這樣,但我心裏依舊是不服這道理的。”

青君欣然笑道,“這便是你們人修令人艷羨之處,你們這些喜怒哀樂、貪嗔疑癡,你身在其中覺得苦惱,殊不知我們卻千方百計也求不得呢。”

她隨意指了指坐在亭子台階上的少年,道,“你瞧他,我擬化出他之後,便將他扔在一座大天之中,讓他在俗世裏度過百年,才將他接回來,可他那一言一行,你還是覺得奇怪,一個在紅塵中打過滾,歷練過的修士,絕不該那樣說話,可他也只能裝到這一步了。”

那少年轉過頭來,對阮慈不好意思地一笑,說道,“像我們這樣的先天道祖,心中永遠都不會有真正的好惡,你心中滿是動搖,聞聽自己動情,便微微不悅,仿佛這是甚麽有害之物,於我們而言,這樣強烈的情緒,哪怕一絲,都是如獲至寶,從未體會。”

阮慈難以想象這樣毫無情緒的感覺,對她而言,問題只在於如何控制情緒,是以她也不怎麽控制,這種自誕生時起便沒有情感、予取予求的人生,聽來的確並不怎麽吸引人,她想了一會,也不知青君是怎樣的感覺,不由望向青君。

青君笑道,“秉道而生,護道而存,這便是我的感覺,萬千世界,無窮生靈,全是我的耳目,但所見所聞,對我毫無觸動,因為我是一柄劍,我並無心。”

她說得平靜,無喜無怒,“若是這般能夠永存,也似乎沒什麽不好,但可惜,宇宙有盡,不能證道永恒,便只能與宇宙共亡。”

阮慈從未想過宇宙也有滅亡的一日,這對她而言似乎太過遙遠,但她也知道,時間對道祖毫無意義,宇宙之亡,對道祖或許是遠在天邊,或許也迫在眉睫,她不由瞪大眼問道,“那,那該怎麽超脫呢?要證第二道,一定要人修出身嗎?”

“自是如此,”青君點頭道,“宇宙中最多的便是凡人,有許多大道,都是由凡人心念繁衍而出,凡人出生時一無所有,想要執掌一道,便是這般從無到有,追逐而來,無不經歷甘苦沉浮,萬般坎坷,是以他們對這宇宙之中的許多道理,體會得要比先天道祖更深刻得多。試想,我連真正的喜怒哀樂,都不知道是什麽感受,又如何去體察這由人而成的千百大道,對這宇宙的了解,又如何能夠細致入微?我從未體會過求道之苦,便也不會有求道之能,天數最是公平不過,你見過道友因情念而亡,便將情之一事,以為是洪水猛獸,我說你情竇初開,你羞赧不悅,仿佛我是取笑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