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故友重逢(第2/3頁)

她和王真人之間,忽冷忽熱,關系實在復雜難言,此時仿若相看兩厭似的,王真人並未回話,玉佩也冷卻下去,連那一絲若有若無的聯系也已斷開,阮慈覺得身上一涼,仿佛王真人的關注也被移走。不覺又有些躊躇,一時想要轉回紫虛天去,可已是行到此處,不好回返,再者也覺得這樣很沒面子,猶豫片刻,依舊飛向前方,只是心中遊興已少了三成。

她此次出門,功行又是大進,遁速比此前更快了近倍,不過是半日功夫,已飛到九國大陣之外,隔遠便看到遮天蓋地的昏黃瘴氣,染了半邊天空,昏昏然不知籠罩了幾萬裏山河,九國護衛大陣在其中閃爍著一層淡淡的靈光,阮慈感應之中,九國凡人卻依舊是安居樂業,並無絲毫動蕩,只是這一側的野山荒水中,已是幽冥法則縱橫,生靈之氣被壓制得極低,阮慈神念掃去,即使距離瘴氣還有數千裏,此處山嶺內,鳥獸也多數被化為行屍走肉,隨本能追逐生機,擇人而噬。若是築基以下的修士,連在此行走的資格都沒有,便會被這些魔化妖獸捕食。

其實便是此刻,林間也有幾股強大氣息,只是感應到阮慈氣機,全都蟄伏起來而已。這便是金丹修士出行時自然的威勢了,似阮慈這般的法力,倘若沒有斂去氣機,便是在此處,也會對大陣邊緣的氣勢場造成影響,她感應中沈七神念已是有所察覺,往此處投來關注,甚至還躍躍欲試,頗有戰意,只是片刻後便轉為平淡,隨後往阮慈方向飛來。

從沈七遁速來看,他的進益也是不小,二人相向而行,阮慈遁速只比沈七快了不到三成,劍修遁速之極可見一斑。這兩道氣機在空中橫越交匯,已是極近卻都不減遁速,彼此氣勢都是盛氣淩人、非同小可,若是撞在一處,一場大戰自然在所難免。阮慈卻依舊淡然處之,絲毫沒有提升法力,為那即將發生的交手做準備。而沈七那道白色遁光也是不閃不避,氣勢如潮,沖著阮慈劍尖呼嘯而來!

嗤——

氣勢場中,似乎有兩道氣勢擦肩而過,固然其主人都是分毫無損,但靈炁交錯,還是發出了刺耳的摩擦聲,那白光驟然停下,將此前那軒然氣勢刹那間消融於無形,現出一名黃衫少女,俏顏清冷,淡然道,“阮道友,別來無恙?”

阮慈也現出身形,心道,“沈七真喜歡幻成女孩兒。”她也笑道,“沈七,你真喜歡嚇唬人,若你想和我打,才不是這樣子。”

沈七眉頭一挑,聽出她言下之意,道,“不錯,我方才在黃泉瘴內感應到你來,稱量了一番你的修為,已知你我之間,差距越來越大,我依舊不是你的對手。原來這一切都並在你感應之中,我聽蘇景行說你修成感應功法,看來此話不假。”

久別重逢,沈七氣度依舊不改,阮慈修為進速比他更快,他也並不妒忌,反而似乎頗感喜悅,因知道前方還有如此強大的敵手等待他追趕挑戰。阮慈細觀他修為,也已步入金丹中期,距離後期怕也只是一步之遙。其實論到法力提升,阮慈在這些各有際遇的天才弟子中並不算太快,阮容、姜幼文、蘇景行都有底牌,便是沈七想來也有奇遇,否則這數百年的功夫,光靠苦修可是修不了這麽快。

二人相視一笑,均感默契,便是數百載未曾相見,也未有生疏。隨意飛到雲端坐下,細敘別情,沈七道,“無非便是四處浪遊,挑戰各路高手,倘若勝不過我的劍,便要死在我手裏,不過我多數是贏了。”

他對阮慈的遭遇也未細問太多,雖然明知其去了阿育王境,又拔出東華劍,但也只是姑妄聽之,灑然道,“我敵不過你,若聽了你的教誨,便忍不住要向你學,還是不聽為好。”

在阮慈看來,青蓮劍宗雖然未有劍心通明這樣的境界一說,但沈七的劍心卻又要比桓長元更加剔透,此子對人心的七情六欲都是坦然接受,卻仿佛天生不會沉溺其中,說不定便連情難,也是沾之即脫——對沈七來說,若是歡喜一個人,便是坦坦蕩蕩的歡喜,這個人是否歡喜他,旁人怎麽看待,對他來說都根本不重要,倘若有一日他為了己身情念輾轉反側、纏綿難解,那也就將失去如今這近乎完滿的劍心。

他這般性子,正合適所修劍道,對阮慈而言倒也談不上羨慕,她若是這樣的性子,對任何情念都是淺嘗輒止,也修不了包容玩物的太初大道。因又問起眾人近況,沈七道,“蘇景行和你去了一趟天外,修為長進不少,已是閉關準備圓滿金丹,其後便要踏過關隘,凝練元嬰。他邀我助他圓滿關隘,我已答應了。”

阮慈不由一驚,屈指細算,小蘇修為實在是突飛猛進,數十年內便上了個大台階,令人駭然,只怕是之後又有奇遇,遁入時間流速和本方周天不同的秘境中修行去了。她亦不由嘆道,“這一趟阿育王境走得的確不虧,四大令主隕落在側,又無旁人汲取,燕山氣運,怕是已在此子身上凝聚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