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母子仙緣(第2/3頁)

“若是去其余晚輩仙師處做學生,阿母便不能和你時時都在一處,但不論是開脈還是修行,都有明師相伴,也是一重好處。這兩條道路有利有弊,全看你自己怎樣擇選了。”

王月仙教導兒子,絕不會為他魯莽決定,只是分析厲害而已,荀洋此前仿徨,也是不知兩條路究竟有什麽分別。聽母親為他分解,先微露恍然喜悅之色,接著便沉思起來,片刻後跪下對王月仙磕了個頭,道,“此後不能常伴阿母身邊,洋兒很舍不得,但洋兒還是想做宗門弟子。”

說著,便又起身投入王月仙懷中,十分繾綣不舍,但饒是如此,卻沒有猶豫反悔。

王月仙對這個兒子十分滿意驕傲,摟著他道,“無妨,倘若主君準許,只要一有機會,阿母就來看你。”

荀洋一旦打定主意,便不再多想,突然哭泣起來,“娘,剛才我還真以為你回不來了,心裏害怕難過極了!”

如此又哭又笑,說了許多閑話,又為已故父親慨嘆了一番,那少女獨自飛了回來,笑道,“唉,你們這些散宗修士之間,彼此倒是有些真情,不知多少盛門大族,父母子女之間,便猶如陌生人一般,彼此客客氣氣的,所謂的感情也不過是比同門稍微親近一些罷了。”

荀洋十分好奇,不知為何會如此,那少女看了他一眼,像是看穿了他的想法,道,“你是你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木陰城屋舍狹小,也沒有什麽從人,便是他們親自帶大的。你知道那些盛宗大族,人口有多少麽?有些修士的血脈成百上千,多出一個少了一個,又有什麽稀奇呢?甚至出生以後,未能開脈修道,到死也沒趕上父親出關,母親也只見了剛出生那幾面的都不在少數呢。”

高門大族這些新鮮故事,聽得兩母子瞠目結舌,王月仙也是好奇不已,巴不得聽少女再講下去,但她也怕另外兩名仙師久候,忙又拜下地去,將母子兩人的顧慮與決定婉轉分說,那少女並無不悅,而是含笑道,“如此也好,我不欲收徒,這孩子稟賦不錯,難得心性很是清明堅忍,做個管事的確可惜了。”

又道,“我叫阮慈,乃是上清門紫虛天門下,日後你為我辦事,只需說自己是捉月崖的人,他們便都知曉了。此處距離上清門還有數十萬裏,按你們的腳程,恐怕是走不過去的,我給你們一艘法舟。”

說著,腳下輕輕一跺,林間便驟然多出一艘小小法舟,阮慈又道,“這乾坤囊裏有些靈玉,可以驅動法舟,還有一塊令牌,法舟會將你送到紫精山附近,你到了紫精山大陣,將令牌投入,自然會有人送你去見我門下的虎仆,之後便聽從虎仆安排,他們都知曉的。”

王月仙才聽到上清門三字,便幾欲暈去,所幸還掌得住,聽阮慈如此細致地吩咐,絲毫不因自己出身顯得高慢,心中更是崇慕不已,忙是一一應下,又要帶著洋兒行禮。阮慈搖手止住,又看了荀洋一眼,笑嘻嘻地道,“你這孩子倒滿可愛的,日後我就是你門內長輩,雖說還不知你拜的是哪一門,但看在你娘要為我做事的份上,見面禮便索性先給了你罷。”

說著將手一揚,只見一道寶光投入荀洋懷中,其人卻是轉身化光而去,再無任何留戀。

如此仙人風姿,何止荀洋,便連王月仙也是徘徊回味良久,方才招呼兒子登上法舟,投入靈玉,那法舟之中便留有禁制,雖說王月仙法力神念都不足以驅動,但只需要激發禁制,便自行往上清門方向投去,更識得趨利避害,躲開那些靈炁暴躁、瘴癘爆發的危險地帶。

如此一艘法舟,雖然只是法器,但在木陰城中也足以掀起腥風血雨了。母子二人都有如在夢中的感覺,王月仙流連了許久,逐漸冷靜下來,荀洋卻還傻乎乎地四處張望,喃喃道,“娘……我該不會是在做夢吧!”

王月仙噗嗤一笑,將他摟在懷裏,柔聲道,“怎會是做夢呢?苦盡甘來,我們母子倆的好日子終於要來了。”

想到前情,鼻間忽然一酸,暗道,“師哥,倘若你也在,那……那又該有多好。”

她和丈夫也是情投意合,這才合籍雙修,此事雖然已是數年前的往事,但依舊思之心傷,也不願被兒子看到,將眼淚忍下,對荀洋道,“洋兒,你剛才也聽主君說了,不止是你,連娘在主君眼中,也是見識短淺之輩。但見識短淺並不丟人,只要聰敏好學、進退得宜,照舊能得到主君長上的歡喜。你不可唯唯諾諾,遇事不敢爭先,但也切忌自作聰明,因自卑反生自傲,處處要掩飾自己的短處,反而自曝其短,顯得寒酸。”

荀洋點頭道,“我曉得的,娘,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到了門內,洋兒一定處處小心,不會招惹麻煩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