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三個阮慈(第2/3頁)

這一次她心中有所需求,便自然得到先天反饋,這法門滴落識海,刹那間便被阮慈參悟透徹,《陰君意還丹歌注》中的功法自然運起,為劍光夾雜絲絲縷縷的時光之力,劍光閃爍,一劍透入無數過去,阮慈口中長吟道,“先去非長別,後來非久親,萬年與昨日,一中並成塵。”

太初道韻迸發,將無數過去淹沒,最先破碎的是已被阮慈了卻過一遍的虛無畫面,正是她和瞿曇越之間恩怨糾纏的過去,其中阮慈已是瞧不清面目,正和瞿曇越同舟往南鄞洲而去,突然仰頭望向天際劍光,微微頷首,坦然迎接這破碎命運。

其後則是在南株洲垂死掙紮的阮慈,那一日她並未追著狸貓出去,而是留下和阮容一起,很快便聽到外圍示警,和姐姐一起往密道逃跑,身後追兵重重,眼看便要被追上殺死,此時這幼女愕然上望,只見劍光如電,將周圍碎成片片,那幼女望見劍光主人,駭然中又有少許釋然,竟露出如釋重負的笑意,刹那間化為烏有,只余龐大氣機順著因果匯入阮慈法體之內。

還有少許畫面,則是僥幸逃過滅門之禍的阮慈,望著謝燕還被從天而降的柳寄子艱難殺死,此後三國大陣解開,阮家忙於經營勢力,阮慈便嫁入宮中,但太子真正喜歡的仍是阮容,不久便借求道之名,和阮容一道拜入淩霄門。阮慈則在深宮中無聊幽居,很快已是垂垂老矣,平安無事地度過了富貴一生,劍光落下時,已是生命盡頭,望見阮慈面容,卻是又驚又喜,含笑化為流光,投入劍光之中。

被玄魄門擒走,拜入玄魄門的阮慈……被太史宜捉拿,送往燕山的阮慈,在天舟穿渡時遇到風浪,被拋入空間風暴中的阮慈,在上清門試探中死於築基修士之手的阮慈,在黃首山中未能度過劫難的阮慈,在恒澤天中被蘇景行迷惑,中下魔念的阮慈,受不住恒澤天重壓,死於海水中的阮慈,在恒澤天外寶雲海中,被虛數道奴注意,中下洞陽道韻,從此沉淪下塵卻又執掌了東華劍的阮慈……

所有的時間線中,都有千千萬萬的選擇,只是一個選擇的不同,便帶來了截然不同的阮慈,其中並非所有阮慈都是欣然化為烏有,其為自身長存所做的反抗也是自然,只是這些阮慈都無有執掌道韻,難當一劍之威,只要太初道韻沾身,便是再要設法逃脫,再有高人相助,也是難逃一死。甚至搬出楚真人都是無用,除阮慈以外的修士,並看不到追殺她的真身,只能隱隱有些感應,而阮慈追殺的正是自己,劍光順著這緊密因果蔓延,道韻之下,無物不化,刹那間便可將其吸納回法體之內。

隨著非我之我破滅得越來越多,虛數中的反饋也越來越龐大,在她登臨腳步之下,鋪就氣象萬千、金碧輝煌的通天長階,這偌大的氣機連如今的內景天地都是難以容納,龐大生機之中,不斷往外開拓邊界,靈炁越發濃郁,令草木流芳,珍稀靈物自然化生,更有許多靈性非凡的妖獸在林間澤中滋生,逐漸形成如人間景象一般的蘊靈福地,那道基高台之上,隱約可見通天長階,盡頭群星閃耀,而阮慈化身的白衣少女已成為一個小點,不知何時才會停下腳步。尋常修士結嬰時,最多是將自己鑄就的道基攀爬到頂,已是殊為不易,但她卻是已走到極高遠處,甚至都快看不清了!

但這一切也並非一帆風順,阮慈可感到有另一些過去正在躲避劍光追蹤,甚而還在劍光壓力之下主動融合,這亦是超出尋常修士能為的神通,她心中隱隱已有預感,便將所有其余自己都斬個幹凈,之後才統合力量,往那數個自我追去,更給出空間,讓她們主動尋找和自己相近的時間線互相融合,只見迷霧之間,隱隱又有兩個身影浮現,修為盡管強弱不一,但身上都帶有道韻氣息。

其一做道姑打扮,素容高髻,身後時間線一片朦朧,連阮慈都無法窺伺,身持洞陽道韻。這也在阮慈意料之中,這定然是時間線分歧中最為主要的一支,倘若她沒有掀起萬古風波,瑯嬛周天內尊奉洞陽道祖的勢力便會比現在強大,阮慈若落入他們手中,便不會被當做東華劍使培養,而是修持洞陽道韻,暫掌東華劍,等待下一任合適劍使出現。這亦是那條時間線中,洞天高修感應到阮慈殺意所做的選擇。

另一則是華服美飾,長發披肩,笑靨慵懶風流,美艷不可方物,氣韻中和青君不無相似,修持生之道韻,她所在的時間線尚可窺伺一二,其便是在築基時選擇求穩,自然而然地攫取了生之道中作為自己修持大道,因此遂成青君轉生之機,真真正正成為青君轉世之身的阮慈!

三人立於時空亂流之上,身周是無窮無盡的閃爍畫面,各式各樣的阮慈上演著悲歡離合,彼此間似是極為陌生卻又恍惚相知許久,畢竟她們本為一人,只是因緣際會,成了此時這截然不同的模樣,便連所持道韻也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