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心外無物(第2/3頁)

此番阮慈和長耀寶光天兩名元嬰切磋,也不無為純真人演法之意,長耀寶光天兩名元嬰,孫亦也是第一次得見,乃是陳鈞陳真人,周晏清周真人,這數人對孫亦都十分和氣,頗多勉勵之語,孫亦心知完全是因為阮慈看重自己的緣故。忙袖手應了,阮慈笑道,“你們是要對他和氣一些,此子身負一門極出眾的時間功法,只要參悟透了第二層,可以潛入折疊時間中修行不說,還能帶人入去那奇妙小天地之中,待他晉入元嬰,便可襄助你們修行,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好處可少不了他的。”

便略言孫亦那番奇遇,眾真人自然看孫亦又是不同,孫亦也說了些遜謝之語,乘勢道,“晚輩本該趁熱打鐵,修行功法,奈何身處局中,如今雖然各方事了,但弟子卻還是迷迷糊糊,不知真義,對劍使的神通更是心向往之,因此前來拜訪,若能得劍使開示一二,便是晚輩的福緣了。”

他來拜訪阮慈,必有所求,阮慈也不會讓他空手歸去,不過孫亦不求寶材,不求功法,也不求差使機緣,而是遵循心意,求得解惑,眾真都是彼此一笑,呂真人道,“師妹,難怪你對他另眼相看,此子性情頗為像你。倒是便宜了我們,愚兄洗耳恭聽了。”

阮慈笑道,“果然,你意欲求真,我自然成全,有什麽不解便只管問來。”

孫亦忙問了幾點,都是他自己無論如何揣測都沒有答案的疑惑,阮慈道,“你說得對,朱羽子那化身的確無能將那巨蟲的身軀倒轉回開天辟地之初的那段時日,因時間川流封閉的緣故,便是本尊此刻都無有這威能。但你若以為時間是一種純粹出於主觀的維度,那便錯了。”

她發出一道靈炁,對孫亦道,“你將神念沉入其中。”

又對眾人笑道,“諸師兄若有興致,也可一道。”

眾人便紛紛將神念沉入靈炁之中,只見其中兩條路途,仿佛是鏡面相映,有一人在其上行走,自然出現兩個身影,都是一模一樣,很難分辨哪個是本體,哪個是鏡面。忽而路外出現一只手,輕輕一點,兩條路上都現出了此人行走的身影,那只手改變了某一處的身影,取走它的發簪,從此刻起,之後所有身影都發生變化,此人發絲流泄在肩。

一瞬間這畫面有所改易,又回到起始,那人行走的兩條路上,一條路被金光封鎖,顯然便是實數中的時間流逝。這一次,那只手輕輕一點,取走發簪時,那人的兩處身影便發生不諧,其中一人披發,一人束發,當時間繼續流動,那只手消失不見時,只見這鏡面中的兩人相視片刻,金光路上那束發身影,竟是主動拔去發簪,令頭發流泄,和鏡面同一。

幻象逐漸消失,孫亦若有所悟,喃喃自問道,“心中的時間,是否是與實數時間完全不同的維度,是以我心為準,還是以實數為準?”

眾真浸淫幻象,亦都是有會於心,此時純真人沉吟片刻,答道,“心內之物,以心為準,心外之物,以實數為準。”

又轉向阮慈道,“是以那奇蟲情念可以改易,身軀卻無法徹底融入本方宇宙,是麽,師妹?”

阮慈笑道,“師兄所言甚是,以我化身之能,也無法駕馭此蟲在實數中的強烈情念,真身若要降臨,又會對氣勢場造成過大影響。但結合我和朱羽子二人的神通,卻可穿渡回此蟲心內回憶之中,駕馭那一絲情念之基,便如實數取簪一般,是個取巧的法子。諸般維度,若是堂皇對之,多有勢不可擋之感,但這般小巧手段,卻也是十分合用,往往四兩撥千斤。”

周晏清凝神細聽,又道,“如此一來,時間道祖封鎖川流,對瑯嬛周天反而不是壞事,先有朱羽子,後又有孫小友所結這因緣,都是時間修士,也給我方帶來氣運機緣。”

他們諸位元嬰,所見比孫亦更加高遠,你一言我一語,談論的便是周天大勢,還有如今逐漸在金丹修士中流傳開來的周天大劫之密,孫亦卻是心不在焉,只是反復咀嚼著純真人的話,此時突道,“心內之物,以心為準,心外之物,以實數為準,那……倘若本心堅若磐石,不可動搖,此心包容宇宙,心外無物,又當如何?”

眾人停下話聲,向孫亦望來,均是笑道,“慈師妹,你得一強助,此子能問出這句話,便有洞天之資。”

阮慈亦是不禁莞爾,向孫亦欣然答道,“此為永恒道主境界,便是道祖,也難能做到。單單是知曉此境,便足以令你在同儕中超凡脫俗啦。”

孫亦果然亦是大有所得,忙施了一禮,謝過阮慈誇獎,又問道,“此為其一,第二便是劍使拔劍釋放無數劍種真靈,令小子大惑不解,更為不解的則是還有數點真靈徘徊不肯離去,小子心中實在好奇不已,卻不敢奢求劍使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