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太一收徒(第2/2頁)

僧秀心性純粹堅定,又得時祖垂青,在時間川流中沐浴修行,論道韻積累,勉強有和阮慈交流的資格。既然如此,雙方便都能獲益,不過僧秀尚且還不敢碰觸太初大道,只是觸類旁通而已,阮慈倒是從論道中汲取了不少對時間道韻的感悟。

二人論道已畢,見周圍白霧仍濃,阮慈便道,“你這師父,也實在是故弄玄虛了些,收徒用得了這許久麽?我又不是沒見過他,倘若不想見我,便讓我出去,倘若想見我,又何必如此矜持呢?”

僧秀赧然笑道,“師尊自有深意,我們做弟子的也不敢妄言,不過大師姐在外流落不計量年月,如今終於回歸,彼此定然也有許多言語,稍後待她全然重煉法體,皈依道韻,正身降臨此處,大約便可請慈施主入內相見了。倒不是提防施主,只是此時時間川流波蕩不平,三生池太一宮難免受到波及,界限有少許模糊,師尊又不許任何非本門修士靠近時間川流,如此也是為了護住慈施主,免得被道韻障礙驅走,對你化身有礙。”

阮慈原還奇怪,這白霧為何只是遮擋視線,對她和本體的靈覺聯系倒沒有什麽妨礙,聽了僧秀這話,方才釋然,又問道,“你平日修行,見太一君主多麽?他身邊有兩個童子,你可見著了?”

僧秀道,“黑童子和白童子甚是調皮。”

他拜入師門之後,直到修成元嬰,方才順流而上,離開下院,去到太一宮正體朝聖,在時之道祖玉像之下修行了不知多少年,方才被喚醒回歸。至於太一君主,將他接引入內之後,便不曾化身相見,但待僧秀卻說不上冷淡,不論是傳法解惑,還是增長見識,都有無形思緒道韻湧來,對僧秀可謂是呵護備至。到了眾人如今的層次,實則外相已是微不足道,一縷道韻,足夠傳神。不過僧秀入門之後,只顧著修行,倒並未有和太一君主說過什麽私話兒,偶然興致來了,便和太一宮中兩名道童嬉戲玩耍。

他本是一片禪心,出自天然,如今返璞歸真,待阮慈更加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笑道,“太一宮中門庭冷落,師尊似乎除我之外,並未收下入室弟子,那兩個童子很少見到生人,在我之前,見到的上一個生人還是慈施主,他們津津樂道了許久呢。”

阮慈道,“只怕還有許多弟子,都和朱羽子一般,先在外修行,其後才能拜入門中呢。”

時間修士,最能混淆因果,僧秀微笑道,“大師姐的確是如此,不過我聽師尊的意思,正是因為時間修士神通廣大,可以隨意更易時間線,因此修士人數萬不能多,否則恐會加劇宇宙失衡。如今我們瑯嬛周天博弈之勢漸成,眾方勢力共逐超脫之機,或許宇宙平衡,也會在此局之後重置,或許是重新獲得平衡,或許是徹底失卻平衡,便連師尊也不能肯定此局的結果。”

僧秀拜入師門這才多久,以他敘述,不過是在過去中度過千百年的功夫而已,因他不肯被點化洞天,也就還是受到壽元限制,無法在過去經歷更多,這些見識,或許便是時之道祖借助僧秀之口,說給阮慈聽的。阮慈也十分上心,點頭道,“情祖也曾對我說過宇宙失衡一事,但局勢已經如此危急了麽?此事難道真和諸多虛數大道的誕生有關?當真是本方宇宙的藩籬所在?”

僧秀俊秀的面容上俄而浮現一縷高潔光芒,語調也顯得高遠幽渺,聲音在若有若無之間,帶了奇妙道韻,倘若對時間道韻無有體會,聽到的便是毫無意義的嘈雜聲響。“此事便連情祖都不知所以然,唯有我師尊這樣橫跨兩個宇宙的修士,才能覷見其中關節所在。此事,並非宇宙藩籬,而是宇宙瑕疵,又和本方宇宙的至高意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