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穿到《民國梨園》 26 我是從百年……(第2/4頁)

恐怕不會有哪方勢力選擇這樣愚蠢的探子或殺手,這應當只是一個大煙吸多了,把腦子都給吸壞了的富家公子哥兒。

李淩碧看出了高瀾毫不掩飾的好笑和不在意,這並不令他意外。他知道單憑三言兩語絕不能獲取高瀾的信任,所以他早有準備。

“大帥前來海城,可曾聽過退熱丸、止血散,以及那些在高官之間傳言 的抗生素?”李淩碧壓低聲音道。

高瀾到了嘴邊的一句拖下去硬生生止住了。

他倏地看向李淩碧。

退熱丸之流,平常的海城百姓都知曉,算不得什麽辛秘,但抗生素這個相當新鮮的名詞,就連他都是費了大力氣才從洋人口中探知出的,普通人絕難清楚這些。

而眼下,這個人竟能說出,且一副極為熟悉的模樣。

駿馬不安地原地踏起了蹄子。

見高瀾若有所思地盯著自己不說話,李淩碧又道:“只要大帥相信我,抗生素只是一個起點。便是目前那些洋人都發明不出的新式武器,炮火彈藥,機械器物,也都是唾手可得。”

高瀾的眼神閃了閃。

便是北平那些留洋歸來的大師,可也不敢說出這話,這少年有什麽底氣放言?是真的不同尋常,還是大煙抽多了,實在不清醒?

“你叫什麽名字?”

沉默片刻,高瀾問道。

李淩碧笑了笑,知道高瀾雖仍不相信他的話,但卻已經對他產生了興趣和更大的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高瀾只要不傻,那就必會將他留下,而只要留下,以他腦子裏的東西,他早晚都能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叫李淩……”

“淩碧!”

李淩碧話未出口,就被一聲急切的呼喊打斷。

眾人循聲望去,便見一名穿長袍、戴眼鏡的文雅青年拎著一個小書箱從一輛在街邊停下的黃包車上下來,匆匆趕向這邊,見到李淩碧被壓制的情景,面上擔憂焦急之色更甚。

到了近前,青年不等衛兵阻攔,便也沒有過分靠近,極有分寸地停在幾步開外,開口道:“可是高瀾高先生?在下顧齊書,家父顧峰。”

一聽顧峰二字,高瀾便神色微變。

他也不再高高在上般坐在馬背上了,當即就翻身下馬,走向顧齊書,展顏笑開:“原來是顧老先生的愛子,齊書先生。高某常愛讀《文新報》,對齊書先生當真是久仰了。”

兩人握了握手,顧齊書也露出微笑:“顧某對高先生也是聞名已久,恨不能相見結交。聽聞高先生今日入城,便想著過來一睹風采,卻不料見到一位熟人。”

說到此,顧齊書話音頓了頓,看了疑惑地望著他的李淩碧一眼。

高瀾意會,指了指李淩碧:“這位,莫非就是齊書先生的熟人?”

顧齊書無奈地笑了下,點頭道:“正是。”

“不瞞高先生,我這位熟人名叫李淩碧,曾是戲班的學徒,後被宣家宣清河看中,收入了府中。我與清河是留日時的同窗,常去他家中,便也與淩碧私交甚篤。前兩日宣家出了變故,清河便將淩碧送到了我住處,托我照看些時日。”

“可我卻沒料到,淩碧竟不知何時背著我與清河偷偷抽上了鴉片。”

“這鴉片可不是什麽好東西。此事被我發覺,便想著幫他戒一戒。但不成想,我今日剛一回府,就見府中下人齊齊追了出去,卻是一眼未顧到,讓淩碧又犯起煙癮,掙脫捆綁,跑了出來。”

“淩碧煙癮極重,已不大清醒,若有沖撞冒犯了高先生的地方,還望高先生海涵。”

高瀾心思重,多疑,可不會聽信顧齊書的一面之詞。

但一個滿嘴胡言亂語的大煙鬼,和一個言辭妥帖的高官之子,只要是一個眼睛沒瞎腦子正常的人,那都自然是有偏向的。

“齊書先生言重了。”

高瀾擺手笑道:“一點小事,不算什麽。只是剛才你這熟人口中提到了抗生素……”

聲音漸低,高瀾說出最後三個字時,微微擡眼,不著痕跡地留意著顧齊書的神色。

“抗生素?”

顧齊書一怔,皺起眉,低聲道:“這樣東西在海城攪起了一些風雨,想必高先生都知道。它屬於海城那位郁先生,方既明方老先生曾帶著它去拜訪過一些洋人,試圖改變歐洲那場會議的結果。”

“但終究徒勞無功。”

“反而將這藥物泄露,引起各方覬覦。若非郁鏡之勢大,又行事謹慎,只怕海城早已非今日局面。”

沒有從顧齊書的表情中發現什麽,高瀾便也不想再多聽這些早已得知的情報,便打斷道:“這些事高某自然已經知道。但與高某不同,齊書先生身處海城,便是那郁鏡之瞞得再緊,應當也能有些消息,知曉研制出這種奇藥的是何許人也吧?”

察覺到了高瀾語氣中的幾分咄咄逼人,顧齊書眸光沉了沉,面上卻嘆了口氣,笑道:“高先生當真是高看我了。便是家父有些能耐,顧某如今也只是一名中學老師,能有什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