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穿到《民國梨園》 27 奸計!……(第3/4頁)

郁鏡之靠在座椅上,閉了閉眼,沒再說話。

一種遲來的、沉重的氣氛漸漸在屋內彌漫開來。

不夠,自然是不夠。

時間不夠,武器不夠,物資不夠,實力不夠,一切都不夠。

若非是真的不夠,他們又怎會在明知可以短暫維系和平的時候,冒險去將計就計,滅東洋情報據點,殺亞當斯,攔截高瀾呢?

楚雲聲知道,按照郁鏡之的計劃,便是有了自己的參與,他也至少要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增強實力,將一切資本都變得更加雄厚,才能真正有能力與信心驅逐韃虜,支持鄭遠生他們的事業,改變海城。

但蝴蝶翅膀的扇動,卻也是有限的。

它或許扇得動海嘯,扇得動劇情,卻扇不動既定的歷史的車輪。

如果楚雲聲記得沒錯,原劇情中,歐洲那場會議結束後,東洋的軍隊就會踏入青州半島。而在徹底侵占青州半島後,他們將會和自東北南下的東洋軍匯合,一同攻破金陵,劍指海城,如入無人之境。

歐洲會議的結果無法改變,東北的戰局膠著,一切似乎都已成了定局。

而東洋軍南下的時間,只可能比原劇情提前,卻絕不會更晚。

這就是現實,這就是歷史。

在那晚被郁鏡之隱約點出身份來歷時,楚雲聲就決定將這個消息告訴郁鏡之。

比較出乎楚雲聲意料的是,即使郁鏡之並沒有原劇情可以劇透,他也仍舊從時局的變化中窺到了這一點,肯定了楚雲聲的說法。

之後,隱秘的調查,謹慎的調動,殫精竭慮的布局。

利用亞當斯之手清理東洋情報網,只要東洋人對海城的了解和掌控少一分,那他們到來的時間就能推遲一分。

殺亞當斯,同路易和法蘭西交易,如此便有三方制約,東洋緊咬德意志,德意志又咬法蘭西,水混了,歐洲那場會議便又得多扯皮一段時間,即便結果無法改變,但至少爭取了時間。

大張旗鼓攔截高瀾,卻只喝茶不談事,一是楚雲聲和郁鏡之都清楚,高瀾來這裏就是為了海城,絕非可以合作的對象,二便是利用高瀾迷惑其他勢力。

只要高瀾進了廣來茶樓,見了郁鏡之,那其他勢力就很難再去真的信任高瀾,至少東洋人絕不會信他,利用倒是很有可能。但高瀾也不是善類,是不會甘心被東洋人利用的。

一旦高瀾無法取信東洋,那他與東洋軍對海城形成的南北夾擊之勢一時半刻就成不了,海城面臨的危機便可大大降低。

楚雲聲前兩日同郁鏡之去見方既明,被批莽撞,毫無章法,但如此種種,卻是最有成效。

至於青州半島與東北的諸多事宜,也都只能是盡力而已。人不是神,總要承認自己也會無能為力。

所以,歸根結底,他們這段時間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那一天的到來做出準備。

楚雲聲也清楚,許多有識之士,必然也有這個擔憂或猜測,只是他們遠遠未能做好準備。

便是方既明和鄭遠生,得到郁鏡之的暗示後,也不太相信剛剛恢復和平的世界,馬上就又要燃起戰火。

但這就是事實。

又對坐喝了半盞茶,楚雲聲和郁鏡之也不再多坐了,兩人打道回府,出門上了一輛汽車。

車開到租界的寓所,剛一下車,楚雲聲就見劉二匆匆過來,低聲道:“先生,事情出了點岔子,咱們的人制造混亂,幫李淩碧逃走了,但還沒來得及抓他,人就被天明會的人帶走了。”

天明會。

楚雲聲聽到這三個字,想到的第一個人,並非是杜天明,而是杜七。

而被他想起的杜七,卻剛一槍斃掉最後一名與他一同救人的手下,然後帶著李淩碧直奔一處藏身地點。

顛簸與穿行中,弄堂的白墻青瓦飛速後退,天際漫上綿綿的陰雲。

李淩碧趴在杜七背上,輕輕喘著氣,低聲問:“七、七哥,你怎麽將他們都殺了?他們……不是你的手下嗎?”

杜七眼中閃過一絲不耐,但語氣卻帶著溫柔的嘆息:“淩碧,你就是太善良了。我雖然也是舍不得,但他們不得不殺,你現在被顧家盯上,處境不好,多一個人知道你的去向,就多一分危險。”

“七哥,你會保護我的,對吧?”

李淩碧又問。

杜七飛快越過狹長弄堂內流淌的汙水,笑了聲:“那是自然。”

李淩碧點了點頭,道:“那七哥你知道我染上大煙了嗎?我之前和你說過,我曾見到宣清河用這種手段控制一些人為他賣命,卻不想,他對我也下了毒手。”

“我也不知自己是何時染上的這東西,顧齊書雖然綁了我,拷問我的秘密,但也真是在幫我戒煙癮,七哥,等安頓下來之後,你也會幫我戒吧?”

杜七的腳步微微一頓,眨眼又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