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合一·清除藤壺後(第3/4頁)

於歸洋摟過池淵的脖頸,拉著他一起躺下,眺望著遙遠的海面。

反正解釋不清楚,索性就一筆勾銷,隨他去吧。

就這樣躺在柔軟的鯨背上,思想放空,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雖然這不能掩蓋於歸洋尾巴短的事實。

但至少能讓他不再去糾結這方面的事。

發呆並不是人類的專屬技能,很多生物都會發呆,發呆能讓生物的大腦得到休息,甚至有些動物能通過發呆促進新陳代謝。

比如我們熟知的考拉。

考拉喜歡發呆,一天到晚除了睡覺和吃東西就是在發呆。

甚至它們吃著桉樹葉還會發呆。

可誰能想到,其實它們並不是全然在發呆,而是中了桉樹葉的毒。

它們露出呆萌的表情,實際上是在消化桉樹葉,分離其中的毒素。

想著想著,於歸洋漸漸合上了眼皮。

池淵也不去陪遊了,就守在小人魚身邊,靜靜地凝視著他的睡顏。

不知過去了多久,於歸洋醒來後,發現自己身處海底。

周遭長滿了茂盛的水草,可見光照充足,距離海面不超過兩百米。

見於歸洋醒了,池淵遊到他身邊把他扶起來,而他也看到了不遠處的大頭。

大頭實在太大了,如果它貿然登陸,這一片海草都得遭殃。

善良的大頭並沒有登陸的打算,等於歸洋醒來,它便唱起了歌。

還是聽不懂的調調。

於歸洋卻很清楚,分別的時候到了。

他遊上前,溫柔地撫摸大頭。

大頭再見,希望你不要再被藤壺纏上,安享晚年。

抹香鯨結束了歌唱,緩緩地,緩緩地消失在於歸洋的視線。

於歸洋向它揮手道別。

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池淵摟過小人魚的肩膀,沉聲對他說:“哈諾。”

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旁。

於歸洋微笑著點點頭,他明白的。

即便語言不通,即便詞不達意,但是他能明白池淵對他拳拳的愛護之心。

我也會陪著你,一直走下去。

兩條人魚開始探索這片新的海域。

當務之急,是要檢查檢查這附近有沒有水下監控器。

茂密的水草,是水下監控器最好的天然屏障,但也不是有水草的地方就值得投放水下監控器。

還要看看這附近有沒有值得研究的海洋生物或者觀賞性好的生物或風景。

好在轉了一圈,他們都沒發現水下監控器。

順便吃了點蝦蟹補補營養。

讓於歸洋比較印象深刻的,就是在這片水草之間,有一種名叫雀尾螳螂蝦的地頭蛇。

雀尾螳螂蝦外表異常鮮艷,在水草之中很容易被發現,故而它一般隱藏在水草旁的巖石縫中。

鮮艷的色彩意味著容易被捕獵,但它卻生活得有滋有味。

很難想象吧,一頭不過十幾厘米的蝦,在這生物資源豐富的淺海底帶,竟然能罕見敵手。

但事實就是如此,眾多貝類、螺類、蝦蟹和魚,都是它的手下敗將,就算體型比它還大,它也照吃不誤。

憑什麽?

憑的就是它那一雙力大無窮的前螯。

據說,雀尾螳螂蝦的前螯出拳速度最快能達到超過80千米每小時,相當於一輛小車的行駛速度,可想而知它出拳的力度該有多大!

於歸洋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被它吸引了,它的全身呈深綠色,和孔雀羽毛顏色十分相近。

觸角鱗片和爪子都是紅色,頭部和甲殼節肢邊緣有著黑灰相間的紋路和斑點,像是孔雀羽毛上那一只只“眼睛”。

加上它酷似螳螂的捕獵方式,雀尾螳螂蝦因此得名。

要想逮住它,用手去抓可不行,除非你想體驗體驗被毆打的滋味。

最好的捕捉方法是用撈網,但這荒郊野嶺的哪裏去找網子?

幸好他早有準備。

在發現這附近棲息著眾多蝦蟹之後,於歸洋就開始準備武器。

在眾多石頭中,他一眼就挑中了這個一頭尖的,並為它取名蝦蟹殺.手,簡稱蝦手。

而蝦手的使用方法也非常便捷,看中哪頭蝦只需要往下一砸,把本就不能吃的蝦頭戳穿便可以品嘗美味了。

靠著蝦手,於歸洋可謂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任它雀尾螳螂蝦力大無窮,他這一石頭砸下去,就算沒砸死,也能砸得它腦瓜子嗡嗡的。

幹倒雀尾螳螂蝦以後,就可以開始享用美食了。

掐頭去尾,只吃它中段的肉,這一點跟皮皮蝦很像。

它們兩者都是屬於蝦姑科,除了顏色和前螯以外,其他地方都非常相似。

棲息地也極為相似,所以於歸洋每次逮雀尾螳螂蝦的時候,也能順便逮兩頭皮皮蝦。

皮皮蝦和雀尾螳螂蝦的肉都很少,於歸洋吃的同時還不忘嗦一口尾巴,多嘗到點味道。

皮皮蝦的美味自不必說,雀尾螳螂蝦卻比皮皮蝦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