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一更·跨越海峽中(第2/2頁)

都說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可沒聽說哪裏的防風林是只有一顆兩顆樹就能形成的。

防風林之所以能夠抵禦強風,是因為它們的結構能夠減弱風力,讓風被它們繁密的枝葉所遮擋或引導。

有沒有辦法讓人魚形成像防風林那樣的結構呢?

於歸洋想到了大雁。

在長途旅行中,雁群往往會保持整齊的隊形,時而排成“人”字形時而排成“一”字形。

這是因為頭雁拍打翅膀,可以產生一股向上的氣流。

後面的大雁緊隨其後,便可以利用這股上升氣流,達到省力的效果。

等到頭雁體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它就會和身邊的大雁交換位置,從而恢復體力。

而這一只大雁就成為了隊伍的頭雁,繼續為隊伍的前行提供動力。

依靠著這種輪換制的方法,雁群便可以從西伯利亞一帶,一直飛到南海附近過冬。

正是因為氣流和水流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歸洋才決定嘗試用輪換制的方式來幫助人魚抵抗海上風暴。

就像是淋浴一樣,如果蓬蓬頭在前方,水流沖到自己的正面,不轉身的話後背根本洗不到。

同樣的道理,人魚在和海浪對抗的時候,水流因為人魚的阻擋而向上或向下流動。

他們同伴就可以緊緊跟在他們身後,從而達到省力的目的。

原理比較負責,於歸洋還沒完全掌握人魚的語言,沒辦法解釋給大家聽。

他只能通過不斷的演示、排練,讓人魚們領會他的意思。

好在,人魚們的執行力和領悟力都很不錯,他們才能趕在海上風暴來臨之前掌握輪換的精髓。

在經歷數小時的奮鬥,迪雅部落和池淵部落的人魚,終於抵達了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的水深只有五十多米,他們必須再往上浮一些。

越往上浮,海浪對人魚的影響就越大。

眼看第一縱隊岌岌可危,於歸洋不得不喊道:“合並!”

合並這個詞,多虧了章常叔叔的超高理解力,才讓他得以學以致用。

他當時為了口令愁的飯都吃不下去,因為海上風暴瞬息萬變,輪換制是有缺陷的,它為了強調整體,弱化了個體的作用,使得人魚們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候沒辦法發揮主觀能動性。

這時候就需要下達指令,以免團隊亂成一盤散沙。

可是他沒辦法很好地解釋合並的含義,他甚至都把兩個隊伍的人魚們貼在一起了,結果還是沒有人魚能明白他的意思。

池淵甚至還問他是不是貼貼。

他還信以為真了,喊了一聲貼貼。

人魚們難為情地跟同伴貼了貼臉,望向於歸洋的目光充滿哀怨。

於歸洋:“……”

幸好章常告訴了他合並的聲波,他才得以緩解尷尬。

所以說,人魚大哥什麽都好,就是不會教孩子。

他要是一直跟著人魚大哥學,怕是這輩子都學不好人魚的語言了。

感謝章常。

他脫啞有望!

只不過章常也不是全能的。

當他問起章常“卡依”的意思時,章常卻只是笑而不語。

於歸洋一聲令下,第一縱隊和第二縱隊立刻合並,第二縱隊牢牢抱緊同伴的腰,他們的魚尾以相同的頻率擺動。

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人魚的發情條件苛刻,這個畫面很難不引發聯想。

於歸洋心虛地環顧四周,好吧好吧,會聯想的只有他。

小醜只有我自己,唉。

一二縱隊合並的效果立竿見影,他們成功抵擋住了海浪的侵襲。

其他的人魚也按照原定的計劃,組成團隊緊隨其後。

到了這裏,輪換就不再是個體之間的輪換了,而是兩個縱隊兩個縱隊的輪換。

於歸洋最擔心的也是這個階段,因為在輪換的時候,很容易發生因為調整方向而被水流沖走的情況。

他看著隊伍緩慢而穩健地前行,心臟都快跳到了嗓子眼。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小人魚,從來沒有哪一次像今天這樣順利。”池淵凝視著懷裏的於歸洋,“我多想你一直像以前那樣無憂無慮。”

他知道他的小人魚有很多秘密,總是能給他帶來驚喜,卻也帶來憂慮。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不希望小人魚像他一樣背負職責,他只想要他的小人魚健康快樂。

還有,他的小人魚是如此優秀耀眼,天知道他多想擋住所有向小人魚投射而來的敬仰的目光。

“相信自己,也相信我們。”

池淵虔誠地吻了吻於歸洋的手背,“就像我,一直都相信你,從不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