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開張嘍~(第3/4頁)

聞言,林老爺子不滿地皺了下眉,頗為嫌棄地扔開了平板,一邊還吐槽著:“那這有什麽用,還什麽明星粉絲互動,不就是一個花架子?還不如微信呢。”

周銘:“……”又是一個把微博當朋友圈使的……

——

這邊,對於網上發生的事情林程和林沫沫一概不知。

在賣出第一單生意之後,幾人都有了信心。

店裏,眾人各自分工:林沫沫依舊坐在收銀台前負責銷售,林程負責將準備好的外帶食材裝袋、給豆渣脆片加上不同口味的調料,楊芳在店內收拾衛生,胡茂則在後面的加工間繼續準備其他售賣的食材。

有了第一波客人,很快,店裏便來了第二波、第三波……客人。

漸漸的,隨著日頭上來,來到他們店前的客人越來越多。

這裏面有附近住的路過的居民,有之前胡茂一家在菜市場外賣豆腐時結識的老顧客,有路過看到店裏生意好而且東西實惠過來湊熱鬧的,也有一些看了直播特地跑過來支持的粉絲。

這些人已經在店內店外排起了隊。

好在林程早有預料,當初在設計的時候就將銷售台設計成了長條形,客人多時,台子一圈幾個窗口可以同時售賣,再加上店內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準備好的熟食以及一些已經提前裝袋的,銷售過程很快,排隊的客人不需要等待太久就能買到想要的食品。

整個上午,四人雖然忙碌,但卻有條不紊。

直到臨近中午,店內的客人才終於少了一些。

胡茂和楊芳臨時請來幫忙的兩個老家表妹此時也來到了店內。

林程見店內人手足夠了,胡茂夫妻二人也漸漸上手、開始熟練的售賣了,這才和對方簡單做了道別,帶著林沫沫離開了豆腐店。

——

林程和林沫沫回到了他們的臨時住所。

而此時,節目組的人也來了。

這一次導演直接帶著組裏的工作人員和設備來到了林程他們的住處。

當看到林程他們這間棚戶板房的模樣時,導演組的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意外的神情。

在這一期節目開始錄制之前,節目組為了保證錄制的真實性,同時又要保證林程父女二人的安全,專門安排了導演組和後勤組的人到這裏來進行提前彩拍,並且對棚子進行了安全加固。

所以,這個棚子之前是什麽樣,他們都見識過——不能說完全不能住人,但也絕對不是一般人願意住進來的樣子。

而此時,這間屋子卻與他們之前看到的截然不同。

“我差點以為走錯地方了。”導演朝著林程和林沫沫兩人笑著說道。

要不是這一周的時間裏她一直盯著轉播畫面,一點點地看著這間屋子在林程和林沫沫的努力下發生改變,她也不敢相信這間屋子和他們之前找的那個棚子是同一間。

但是通過轉播畫面看到的,遠不及身臨其境看到的那麽讓人驚訝。

——此時,整個棚子裏原本那些漏縫的地方已經全被填上,甚至外側還做了一層防水,廢舊櫃子搭建的墻壁已經被處理的平平整整,除了一些專門留出來作為儲物空間用的櫃子隔層之外,其他大部分的地方都貼上了米色為主色調的彩色墻紙。

門框上方破損的玻璃被換上了完整的玻璃,銹蝕的五金配件都被換成了新的、甚至細心地刷上了防銹蝕的油氣,玻璃上細心地貼上了透光卻不透影的窗貼,還掛上了小小的兩塊窗簾。

這原本只是老式木門的一個結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窗戶,但是屬於窗戶的儀式感卻一點不少,在‘窗戶’的下面,還掛著一排用編織繩和塑料瓶做的小籃子,裏面插著從外面挖來的野花雜草。

原本滿是裂痕、長滿雜草、青苔的地面在仔細打掃過幾遍過後,此時看上去雖然依舊有些斑駁,但卻能看出來很幹凈。

屋內擺放著幾件簡單的小家具,一張小茶幾,一個小邊櫃,三把特意鋸掉了腿保持高度能夠和茶幾配合使用的椅子、幾個高低不一顏色不同的置物架……

這些都是林程和林沫沫在附近撿來或是在廢品站、舊貨市場便宜買回來的,生銹或者有毛刺的地方被林程仔細打磨過——桌上鋪著桌布、擺著同款的飲料瓶小野花,架子上分類放著簡單的生活用品,餐廚用品,衛生清潔用品。

屋子中間靠近屋頂的位置拉了一條鐵絲,一邊掛著洗好的衣服,一邊則掛著一條可以區分‘客廳’與‘臥室’的簾子。

簾子後面就是床鋪,床架子用墻紙包著,上面則鋪著各種樣式搭配的床單被子和枕頭,床頭的位置貼著林沫沫畫的幾幅畫,還放著兩個林程和林沫沫在步行街參加活動免費領到的毛絨玩具。

這樣一間屋子,雖然狹小、設施簡陋,所有的東西都是拼拼湊湊,甚至連個電器都沒有,但卻給人一種很溫馨很溫暖的感覺,每一個細節都能夠看到住在這裏面的父女倆對於生活的認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