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豆油(第4/7頁)

賬本上也不全是賬,還有收成等記錄。

收割好的農作物,都收藏進了倉庫中。

耕地才是貴族的根本,就比如鎮北王府,以前情況那麽不好,商業天天虧損,但有這些耕地,依舊能夠保持最基本的貴族體面。

莫少珩看著記錄的庫存,頗為欣喜。

特別是黃豆,產量頗高,光是倉庫,都裝了好幾倉。

還有辣椒,曬幹的幹辣椒也收集了好大一倉庫。

莫少珩最開始種的那些花椒樹,也被他移植到了田坎上,也有了一些收成。

還有大白蘿蔔,現在,烏衣巷和加盟街道上的食坊,大白蘿蔔燉排骨,可是深受歡迎。

辣椒,黃豆,花椒可以做什麽?

當然是……莫少珩等待了很久的辣椒醬。

以前用的豬油,辣椒醬是沒辦法的,哪怕是黃豆醬,因為黃豆要留種,也沒敢多做,都是做來自己吃。

現在無論是辣椒醬還是黃豆醬,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特別是黃豆醬,現在用黃豆來榨油,肯定不如現代用機器榨油,能將黃豆中的油全部榨出來。

所以,剩下的豆渣,用來做黃豆醬,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哪怕是脫了油,黃豆的營養價值依舊是很高的。

鎮北王府的耕地和燕王府的耕地,全部被莫少珩用來種這些了。

莫少珩心道,不行,不僅得讓周圍農戶幫他種甜菜,連黃豆都得幫著種。

回去的路上,趙棣道,“你準備如何說服朝廷百官和聖人?”

莫少珩笑道,“當然是用實際效益。”

回去之後,莫少珩的行為,在趙棣看來,又變得詭異了起來。

因為莫少珩在研究黃豆的榨油工藝。

每天都在那裏炒豆子。

有時候炒得多了,還得拿去分給小貨郎們吃。

炒好的豆子,非常的香。

豆子就坐在門檻上吃得特別香。

有人問豆子在幹嘛呢?

豆子每次身體都是一震,“在……吃豆子。”

大家都在吃豆子,太可怕了。

但是真的香啊。

幾日後。

烏衣巷又有新品上市了。

第一,涼菜。

以前沒有香油,豬油是無法做涼菜的了。

所以,豆油一弄出來,莫少珩就將涼菜準備上了。

加上,磨細的辣椒和花椒,往上面淋上滾油,就是香味濃烈的辣椒醬。

攪拌進涼菜裏面,味道實在太好了。

什麽涼拌豬耳朵,涼拌素菜,都開始上架了。

以及,黃豆的兩種經典吃法。

第一豆花飯。

一碗白嫩嫩的豆花,沾上紅紅的辣椒醬,再加上一碗米飯,絕對是最美味的早餐。

第二,豆粉。

主要是用來炸酥肉。

酥肉無論是直接吃,還是用來煮湯,都美味到了極點。

一碗菜湯,只需要丟進去幾塊酥肉,就是一道十分美味的美食。

豆花飯一弄出來,趙景澄等學生就跑來員工食堂嘗鮮了。

豆子等小貨郎笑得哈哈的,連他們涼京的貴族少爺都羨慕他們呢。

每次新品上市,都是他們最先吃到,景澄小世子他們都是過來蹭著他們吃的。

一碗白如雪的豆花,這是手工豆花,和現代機器打出來的豆粉做的豆花不同。

很多人估計都沒有吃過這種,有些粗糙,但吃進嘴巴的質感十足,和那種在上面鋪上豆子魚腥草的吃法不同,更適合配飯吃。

一群小貨郎,將雪白的豆花沾上一點辣椒醬,然後放嘴裏。

整雙眼睛都眯了起來。

“真好吃。”

和以往吃過的東西完全不同的味道,但一樣的美味。

再刨上一口飯,滿足得不得了。

趙棣,南一,也被莫少珩拉來嘗味道,莫少珩問道,“怎麽樣?”

兩人:“……”

十分精美的食物,哪怕對於貴族來說,也是十分合適擺上桌的。

幹凈,漂亮,美味,精致。

趙景澄等也是贊不絕口,“這些小貨郎也太幸福了,每次都能最先吃到。”

員工食堂的早餐,也多了一份豆花飯,隔三岔五會吃上一會。

然後是酥肉,涼菜。

酥肉清香幹脆。

煮湯的酥肉又細滑,滿是肉香。

涼菜看似簡單,但吃起來卻讓人欲罷不能。

大街小巷的涼菜為什麽那麽暢銷,因為他滿足大眾口味,好吃。

一群小貨郎吃得嘴巴鼓鼓的,今天也太豐富了。

“世子世子,這個豆花飯也是豆子做的麽?”豆子問道。

得到回答後,豆子簡直開心壞了,原來豆子這麽有用。

得到大家的肯定,新的豆花館子也提上日程,其他菜品,在原有的館子賣就行。

現在只需要在館子外,擺放一塊“新品上市”的牌子,就有人絡繹不絕地前來品嘗,哪怕他們都不知道新品是什麽。

這就是口碑和品牌做出來之後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