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家家戶戶養豬崽(第2/4頁)

當然,一開始,也並沒有那麽順利,經常能看到小貨郎們氣呼呼地跺著小腿引導著那些一時間忘記了規則的人。

“哎呀哎呀,怎麽又走錯了?”

“我們交通法馬上就要正式實施了哦,再記不住,下次要被抓來做社會服務了。”

“你問我社會服務是什麽?”

“嘿,就是像我們一樣,戴著紅袖套在這裏指揮交通,得做夠半個時辰的社會服務才能放你走。”

新的規則,就需要新的維護規則的人。

涼京城現在人口密度大增,也的確需要增加這樣的人手了。

當然,這事情就得涼京衙自己想辦法了,莫少珩最多讓自己培訓出來的小貨郎,給涼京衙的人培訓培養。

聽說涼京衙將需求都提到六部去了。

而六部:“……”

他們自己還缺人得不得了。

各有各的憂愁。

但就目前看來,這套規則的確緩解了涼京城中的混亂。

站之有禮,行之有規。

連以前時不時發生的馬車撞人事件都少了好多。

這樣的變化,在一開始肯定還是有人不適應的。

但等習慣之後,就能很明顯地體會到其中的好處。

少了擁堵,少了事故,加快了速度。

壞處就是,對新來涼京城的人,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適應。

但也是一種新鮮的體驗不是。

龐大的城池的運行,也的確需要這樣的規則來進行規範。

莫少珩幫涼京衙敲定好交通規則後,就去忙他自己的了。

今年是新的一年,涼京的絲綢,糖,酒,香水,鹽,紙,書籍,等等一系列的商品的名聲也傳往諸國了。

可以預料的是,諸國今年前來的商人,恐怕會多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現在剛好開春,正是商人行商最佳的時節。

也就是說,要不了多久,大批商隊就要來了。

依靠原來的這些商品,吸引力肯定也是足夠的。

但,若是想讓這種吸引力經久不衰,那麽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有新奇的商品出現。

這樣能讓諸國的商人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涼京。

這樣涼京才能成為天下商業的中心。

所以,莫少珩在金殿上提醒朝廷,“今年來涼京的商隊會暴增,朝廷應該也加大產量。”

分析了一番,商品名聲傳出去後的結果。

金殿上,眾人:“……”

這個莫少珩,偏偏在朝廷組織的招聘會後才說此事,莫少珩招了大批的人,那麽他們現在上哪招人去?

沒辦法,估計還得加辦一次招聘會。

單獨去招人,真沒有開一場招聘會來得快捷,現在涼京的招聘會也有些名聲了,早早的宣傳好,定能吸引來不少人,比單獨到處招人,花費的時間少,也方便得多。

莫少珩自己跑去研究新的商品了。

因為已經有這麽多特色商品了,所以,新商品不在多,在足夠吸引人,就像上一次的僅有的十二瓶酒,香水這種能被傳為天下奇聞的東西。

莫少珩又忙碌了起來,也變得神神秘秘了起來。

一開始,南一天天跟著莫少珩身後跑。

慢慢地,趙景澄等學生,也跟聞到了腥味的貓一樣,屁顛屁顛的跟了過來。

眼睛睜得跟銅鈴一樣,生怕錯過了什麽。

莫少珩:“……”

得,正好給他們上上課。

於是,涼京的百姓發現,莫少珩除了上朝和每天固定去勤政殿的時間,剩下的時間都是帶著他的學生往城外跑。

每天回來,都弄得沙塵撲撲的,一看身上就沾了不少細沙。

這是在幹什麽?

沒事一整天玩沙子去了?

別說他們,連南一他們都沒看懂,雖然本子上記錄了很多內容,比如什麽沙子高溫後會琉璃化。

記錄是記錄起來了,但……琉璃化是什麽意思?

因為從未見,所以哪怕連想象都是不能的。

莫少珩現在在建火窯。

讓沙子琉璃化的溫度在1300度到1600度。

按理,用沙子燒制玻璃的工藝是十分簡單的,但為何古時候卻很難發現這門工藝?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溫度達不到。

而要想達到溫度,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第一,燃料。

第二,特制的火窯。

莫少珩現在忙的也就是這兩件事情。

光是尋找燃料,若是沒有目的,恐怕一輩子都未必會有突破。

莫少珩的優點就是,擁有上帝視角吧。

加上上次開采石灰石做水泥,和各地的礦廠也有了一點聯系。

這一次辦起事情來,就要簡單得多。

莫少珩要找的是煤礦。

煤自然燃燒的溫度在500到600左右,供氧充足的話,能到達800到1000。

哪怕這樣,依舊達不到讓沙子琉璃化的高溫,所以還得輔以特殊的火窯。

煤礦因為顏色漆黑,若是有發現,定會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