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3頁)

霍微白了自家三哥一眼,“三哥你本來就不用擔心,姚春暖不是那等短視之人,我也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啊。”

霍幍摸了摸鼻子,訕笑,女人之間,說看不順眼就看不順眼了,很多甚至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誰知道呢。

就在這時,他們得知了城主府那邊賣了兩千五百名狄羅俘虜然後一下子進賬六十萬的消息。

兄妹兩面面相覷,霍微噗嗤一聲笑了,“三哥,咱們北境霍家軍真的要和人家學學了。”

霍幍整個人都木了,賣兩千來個俘虜就能賺六十萬兩銀子?伊春城主府的人賺錢的路子這麽野的嗎?學到了學到了。

霍微再一細問,就得知了是姚春暖的主意。

霍幍:……

就猜到是她的主意!戰爭被她當成了發家致富的手段,也是讓人服氣。

像他妹妹說的,他們真應該向人家學學了。難怪他們窮,原來是他們腦子笨,活該窮。想起先前他們對西戎士兵的處理,一般都是直接殺了,割耳朵,攢軍功。打掃戰場時,受傷的,直接補刀,割下頭顱或者耳朵,記錄軍功。

霍幍是越想越覺得他們以前傻,真是傻透了。他們駐守邊境,幾乎每年都會和外族打仗,即使不是每年,平靜的日子也不會超過三年。但每次,都是他們把人家外族打敗,然後人家一封求和書到了大梁朝廷,再送些不值錢的貢品入京,說上幾句好話,這戰事就翻篇了。

但人伊春不是啊,看看人家的做法。人家並不這麽做啊,沖鋒時,該剛的時候剛,直接幹死對方割耳朵,等後面了,有余力了,占據優勢了,就開始抓俘虜了。

只是受傷的敵人,他們就收攏起來,關押在一個地方,給清水給幹凈的食物,能活下來就活,死了也不可惜。活下來的都是俘虜,這下幹重活的人就有了,人手就充足了。現在再看人家,後面還能用俘虜問戰敗方要贖金,高明啊。

往更深一點來說,伊春這邊,是努力地將自己的戰損轉嫁到戰敗方身上。這也算是一種以戰養戰的方法。如此一來,能支持他們走得更長更遠。學到了學到了。

綏化,太守府

太守府的眾官員是愁容滿面啊。

伊春看著一片光明,他們去不能去投靠,是真的好難受啊,以現在伊春的富庶程度,隨便漏點都給他們這些人吃個肚兒圓溜的。

“總不能坐以待斃吧?”有人開口了。

“不然我們花錢消災算了,花點銀子將伊春那邊打點一下?”這是他們一貫的做法了。

白瑞松搖了搖頭,他們太想當然了。他人老成精,加之能坐到一郡之守的位子,見識手段啥的,不是下面那些人能比的,否則,他也不能在那麽樣魚肉鄉裏之後,還能安安穩穩地坐在郡守之位那麽多年。

以他之見,伊春城主府那幾位主事者,不是簡單地能用銀錢可以打動的。況且他們也不差錢,年末的時候,據說他們將底下作坊的總利潤抽出兩成來作為福利自上而下逐層發放,伊春的中高層可都分到了不少,能看得上他們賄賂的那點錢嗎?

他明白的道理,底下的人不明白啊。還真有偷偷聯系那邊想行賄的下屬,打聽到封秀東是姚春暖的得力幹將,就悄悄兒的托人送禮上門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封秀東將情況如實上報,甚至還帶來了對方賄賂的財物。

開什麽玩笑,他們會因為一點賄賂自毀前程嗎?

他們有大好的前途,平時俸祿不低,更別提逢年過節,發下來的福利了。

可以說,在姚春暖的建議下,加上伊春的經濟發展得好,城主府實施的是高薪養廉那套。可以說,他們都不缺錢。

看著封秀東交上來的贓物,姚春暖沉吟不語,她相信,封秀東這樣的事例從今以後決不止這麽一件。她覺得是時候找一個法家的人來管理刑獄法制這一塊了。

再者就是,他們已經另起灶爐,再用大梁律,怎麽看都有點不對勁。

最好是他們能請到一個法學大家,能另修一部法典,適用於他們現在的,後續還可以慢慢地增修。

當然,不是從零開始自己操刀。他們完全可以在大梁律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嘛。反正大梁律也是繼承前人定下的法典歷律後再加上改進的。都是老祖宗的東西,他們用一下怎麽了?

姚春暖走神想事情的那會,現場一片安靜,大家夥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這些財物你收下——”一半,另一半充公。

姚春暖話還沒說完,就被封秀東急切地打斷了,“不是,姚大人,我將這些財物帶來,就是想充公的。”

眾人松了口氣,原來姚大人是在想怎麽處理這贓物啊,嚇死他們了,她剛才不說話,好可怕啊。

姚春暖道,“你先別急,聽我說完,我的意思是,別人賄賂你的財物,你可以收下一半,另一半充公。我估計以後這樣的事不會少,暫時就是這麽個處置方法。”她的長處不在此,只能暫時用這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