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曹根死心眼(第3/7頁)

蕭諶如何也想不到,分明他只是交代蕭寧好好坐鎮後方,根本沒讓蕭寧順勢而為,攻占冀州之意,蕭寧卻抓住時機,一鼓作氣奪下冀州。

雍州兵馬入駐冀州,冀州內所有兵馬盡歸蕭氏調遣,世族除了留下幾個看守門護的手下,再無其他。

蕭諶在知冀州被蕭寧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後,當時也傻了眼。

至於過程,多虧韓靖!

這話是蕭寧寫給蕭諶的,蕭諶當時一看這行字,滿腦子只有一個想法,倘若韓靖看到這話,只怕要氣得七竅生煙。

經過說來,無非是蕭寧在跟韓靖打嘴仗的同時,一面對曹根圍困雍州的兵馬發兵,好叫曹根以為,她就是氣不過,故而出兵一泄怒意。

打了一場勝仗,向天下人表明態度,蕭寧開始用遊擊戰,遊之擊之,鬧得人不得安生,站在蕭寧的立場,能讓曹根的軍隊疲憊,無法專心攻打雍州,這便是她的機會。

宋辭派人前來求親,顯然對冀州有所圖。或許更有可能打起雍州的主意。

唐師確實是個聰明人,作為一個聰明人,知道很多事難以預料,而爭權奪利,人性之惡也,根本無法避及。

一州之內,尚未平定,人心異動,便意味著一州想要守住,更不容易。

唐師未嘗沒有占據冀州,合一州之力,自立守之的意思。

可是曹根虎視眈眈,若沒有蕭寧發兵牽制,事至於何,尚未可知。

宋辭作為冀州世族的佼佼者,有同唐師抗衡之力,值於此時,遠至雍州求娶蕭寧,其中深意,各自皆明了。

不說話,不作聲,不過是等著宋家出手,唐師方好動手。

看看宋氏派來的使臣劉金一到,話剛說完,接著唐師的信便送到蕭寧手中,顯然唐師暗中早命人仔細盯緊宋氏。

宋氏不動,他的人自不動;宋氏若動,唐師的信定呈到蕭寧手中。

唐師一封信,倒是坦然,請蕭寧,不,是雍州蕭氏前往冀州,接管冀州。

信中分析冀州世族人心各異,皆有圖謀,而他以一己之力,無法平息內憂,外禦強敵。

對於此信,雍州內各執己見,蕭寧倒覺得觀唐師行事,那是真正的聰明人,分得輕重,明了利害,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必給人雷霆一擊。

宋辭出手,顯露出對冀州的圖謀,唐師必然分析過和宋辭正面起沖突的後果,衡量之後方決定將冀州拱手相讓。

這樣的情況下,蕭寧因助唐師奪下冀州之故,同唐師算有交情,這份交情,冀州上下皆有耳聞。

宋辭派人前來雍州提親,蕭寧道破宋氏算計,又將唐師送信一事透露出去,叫劉金這位來客明了,其意劉金不傻,自如蕭寧所願,即刻將消息傳遞回冀州。

一直盯著宋辭的唐師,亦明了其中的道道。

明鑒提醒蕭寧防人之心不可無,蕭寧便讓冀州內部真正鬥起,誰人所圖為何,皆可一目了然。

宋家那位宋辭同樣不蠢,想爭權奪利不假,亦同唐師一般,皆知以他們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吞掉對方,正因如此方想借助外力。

顯然雍州在他們看來是最好人選。

這宋家瞧著蕭寧的聰慧,小小年紀行軍打仗,可見謀略不凡。連仗都打得,焉能做不好一家宗婦。

可惜他打的如意好算盤太精,精得太過,就不想想雍州能倚雍州而守,對於聯姻之事,難道不是更樂意據為己有?

唐師就是真正的明白人,一看宋辭上門求親,幹脆利落將冀州獻上,且看雍州如何應對。

若雍州當真能掌冀州,唐師絕不添亂,若不能,宋辭求親以得外援的打算,將宣告瓦解。

無論哪個結果對唐師而言都是一樣的,他都將失去對雍州的控制權。

既如此,大方大氣,尚能保留一絲顏面。

不過宋辭顯然並不願意就此束手就擒,知唐師同雍州有往來,料到唐師未必不會趁此機會雙手將冀州奉上,送到雍州手裏,當即明白,求親雍州只怕不可成。

劉金早將蕭寧一番話傳來,本就洞察他們意圖的蕭寧。宋辭但凡不是個傻的,都會知道究竟如何選擇。

是以,宋辭當時就想,定不能叫唐師如願,否則冀州焉還能有他一席容身之地?

懷揣這個念頭,宋辭開始物色能夠投靠的對象,第一個自然想到韓靖。

蕭寧能想不到雍州若不能成為宋辭的靠山,最終能選擇的定然是韓靖?

韓靖這個人啊,蕭寧能數出他一堆不仁不義的行徑,甚至蕭寧更直白地殺到冀州,同宋辭當面道明:眼下韓靖占盡下風,面對天下指責,他定倒打一耙,必然將其為天下非議之根本推到別人頭上。

結果韓靖不負她所望,真把靈帝之死,紅口白牙,全無證據的扣到蕭家頭上。

說實話,縱然世族們有時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從來沒誰像他韓靖這般,全無下限,什麽事都做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