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2/2頁)

實際上,緇衣—1的生產成本只有七百萬左右,真正大頭的地方,是知識產權方面。

6000萬的價格,性價比相當不錯,就算是用來生產40納米級別的CPU之類,緇衣—1也是可以做的。

比起一條生產線幾十億起步的光刻法,紡織法可以用生產線數量,來提高芯片生產量。

另外龍圖騰賣生產線,設備本身的利潤雖然挺高的,但是真正的利潤,在於半導體材料的供應。

其實緇衣—1的技術含量不高,如果華為、中興之類下定決心,要不了一兩年,就可以模仿出來。

但是紡織法的關鍵,不在於加工設備,而在於納米線的大規模量產。

畢竟當年西方產業界,在納米線路線、濕法光刻路線的考量中,就因為納米線無法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才選擇了濕法光刻。

而龍圖騰的緇衣—1,關鍵在大規模量產的納米線上,納米線半導體材料的技術,基本被燧人材料壟斷了。

各種納米線材、矽納米電鍍劑、離子沉積劑,只能向燧人材料采購。

事實上,隨著紡織法芯片的消息出現,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中,除了英特爾、德州儀器、英偉達、格芯、台積電、三星、聯發科這些芯片制造企業,都感到巨大壓力外。

光刻巨頭阿斯麥,和其他半導體上遊的東京電子、應用材料、信越、LG、西門子這些公司,更是受到了當頭一棒。

阿斯麥的股價在三天內,就下挫了28.6%,其他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基本就是一片愁雲慘淡。

對於這些公司的遭遇,在汕美的黃修遠,並沒有去關心,他陪同任老總、徐軍等人,考察了芯片生產線。

當天晚上,雙方又在芯片專利上,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方案。

華為、中興、大唐、紫光這些公司,雖然沒有生產芯片的能力,但是在芯片設計領域,還是積累了不在少數的專利。

這些專利對於缺乏底蘊的燧人公司而言,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