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西洋之珠倫敦城

1658年11月,在倫敦戰役的四個月之後,即便是歐洲最偏遠地區,人們也知道了這場戰役的結果,在驚愕於克倫威爾的慘敗時,更被英格蘭臣服於中國的舉動震驚不已。

世人的震驚並未能阻擋英格蘭的臣服,這種臣服甚至並不僅僅表現在雙方的條約文本上。甚至表現在英格蘭對中國文化上的臣服。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伴隨著緊張的施工,一座新城已經初見雛形!

倫敦,這座被燃燒彈焚為平地的城市,正在迅速的重建著,而出乎意料的是,盡管在那場大火之後,倫敦人選擇了磚石建築,但是那些建築卻不是歐洲式樣的,而是一種陌生的充滿東方風格的建築,這些建築都是大明使團隨行的工程師們設計的,它們不同於傳統的中式建築,而是采用磚石混凝土結構建造、但卻擁有中式傳統造型的新式建築,這樣的建築對於歐洲人來說,充斥著濃濃的異域風情,從倫敦的各個官廳直到王宮,無一例外都是這類建築。

什麽巴洛克、什麽洛可可風格的建築,在倫敦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中國式的倫敦”。

推開門窗,凝視著窗外的倫敦,胡良槐頗有些激動地說道。

“熙存,你看,幾年後,這裏就不是再是英格蘭的倫敦了,而是中國的倫敦,即便是我們自己,恐怕也分辨不清這裏和南京外城有什麽區別。”

作為建築工程師胡良槐為倫敦設立了多達六座大型建築,無一例外的都是中式的,這新式建築在大明不過只是剛剛興起,在南京外城最為常見,但是絕對不像倫敦這麽密集。

“除了這裏的人,別忘了,這些都是咱們拿錢買來的,100萬英鎊,足足300萬兩銀子!”

錢熙口中的一百萬英鎊,是大明向英格蘭提供的貸款,按照雙方的約定,這筆貸款將完全用於倫敦的重建,作為貸款的條件,就是大明將全面參與到倫敦的重建之中。

為此,朱由彬甚至授意使團成立了一家“慕華公司”,專門從事倫敦的重建,其實說白了就是房地產開發。

“我們借出去了100萬英鎊不假,但是別忘了這是貸款,是要付利息的,20年後,他們需要歸還超過300萬英鎊,而且,這筆錢我們實際上只需要拿出來30萬英鎊,剩下的70萬英鎊是以債券的方式,由中英聯合銀行發行債券,這些債券是在倫敦還有歐洲其它的國家發行,換句話來說,咱們是拿別人的錢來掙錢……”

在過去的十幾年裏,在借鑒近代銀行業的基礎上,大明早就建立了一整套近代化的銀行金融系統,即便是使團隨行的人員裏,也有來金融方面的人才,所謂的“中英銀行”其實,也是臨時成立的,至於銀行的資本,就是在炮台繳獲的金銀。

按照朱由彬的說法,倫敦的重建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大明要抓住這個機會,滲透到英格蘭的方方面面,然後把英格蘭變成大明的英格蘭!

這種滲透是方方面面的,通過貸款去控制一個國家的金融,影響他們的政治,這都是19世紀這些盎格魯薩爾遜人最擅長的事情,現在大明不過只是提前了兩百年來個原樣奉還罷了。

當然,對於英格蘭人來說,他們並沒有其它的選擇,畢竟,現在的英格蘭王國,從成立的那天起就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困難。他們必須要依賴大明的財政支持,才能維持政府的運營,才能進行城市的重建。

在歷史上,倫敦大火之後的重建工程使得英國的經濟開始突飛猛進,以至於笛福說過,如果沒有那場大火,倫敦乃至整個英國的經濟不會有那麽快的起色。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大明的使團迅速成立了十數家企業,借助貸款的幫助壟斷了城市的重建,他們不僅購買了采石場、建立了大型的輪窯,而且還準備從大明引進水泥廠以及生產設備。在未來的幾十年裏,英格蘭的經濟會不會突飛猛進,沒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那怕是突飛猛進了,他們的經濟也會被大明所把持,為大明所掌握。

建倫敦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經濟上的全面滲透,全面掌握。就像在另一個世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掌握了西歐一樣,有時候,經濟上的掌握甚至比軍旗更具有威懾力。

這些盎格魯薩爾遜人在另一個世界,用這一招征服了大半個世界,而現在他們卻成為了被“征服者”,歷史不過只是在這裏發生了一個小小的偏差。

“三百萬兩,而且,這只是剛剛開始,我聽說,他們計劃過,在未來的十年裏,聯合銀行要向他們提供超過三千萬兩的貸款。”

對於經濟,對於金融,錢熙並不怎麽了解。可是三千萬兩的巨款,卻足以讓任何人為之驚愕,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般的巨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