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找個小勞工(第2/6頁)

但不管如何,雨季的大量降水不能白白浪費,以前都是澇的時候澇死,旱的時候旱死。

想解決這種情況,就得修建蓄水池和水渠,不但合理排洪,還能把雨季的大量降水給留下來,同時也能保證不被蒸發,能提供旱季的水量供應。

修建蓄水池和水渠不是小事,也不是能憑力氣蠻幹,在大家都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先從挖掘和建造水井開始。

一來練手和培養專業人才,二來也能讓領民看到實惠。

現在正好是一年中比較清閑的時候,完美避開了農忙期,距離收獲期還有兩個多月,這段時間正好用來搞點基建。等到冬天,土地都凍結實了,想開工都難。

但就修建這麽一口小小的水井,白鹿領人竟然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唐博就算有了心理準備,還是異常疲累,當領導你可以當得很舒服,也可以當得很痛苦。他想選擇前者,但現況卻逼著他不得不選擇後者。

偏偏這裏連合適的人才都沒有,唐博就算想只動動嘴都難,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人才沒有就算了,還沒有合適的工具,如今絕大多數人還在使用石器。

負責開采石料的人,他們得用尖銳的石頭砸進巖石的縫隙,靠人力把石頭砸開,再靠人力把石頭打磨成合適的大小。

開采木料的人同樣不輕松,他們沒有鋒利的斧頭和鋸子,也只能用石斧慢慢砍樹,再砍成合適大小。

運送的過程也不輕松,無論是石料還是木料都不輕。

而這裏連獨輪車都沒出現,人們運送物品,全靠肩扛手擡。

唐博是真不想管事,但也看不得這些人累個半死卻半點效率也無。

於是,唐博教會開采石料的人如何利用火燒巖石和潑冷水的方法來裂開石頭。

開采石料又費時又費力,唐博更想找人開窯燒磚。他就讓田敏從十五個村裏選拔了十五個幹活麻利的青壯,把他們帶到領主府,打算把他們培養成燒窯匠人和泥瓦匠。

他還特意讓田敏另外幫他選了十五個看起來機靈的從十歲到十八歲的少年一起帶來,他想著小孩子腦筋活絡,比起大人更容易接受知識灌輸。

因為這些少年重點是來學習,唐博讓田敏跟這些少年的家人說好了只管飯沒有工錢。

唐博沒有親自跟著田敏去選人,所以他也沒有看到那些青壯尤其是十五個少年被選出、被帶走時,村民們的淒慘,尤其那十五個少年的家人,哭得像是生離死別。

田敏見村民這樣,特別生氣,大聲罵:“一個個哭嚎什麽!少爺只是把人帶去幹活,又不是要吊死他們。何況這也是為了整個白鹿領好,他們去了,白鹿領就有大量的水喝了。”

村民們不但沒有被安慰到,反而臉都嚇白了。

等田敏把人帶走,一則流言在白鹿領傳揚開來——傳說領主少爺要用年輕的人命獻祭給地靈白鹿,以換取白鹿領重新變得水土豐美。

唐博的人品值唰唰往下掉,他也沒在意,他以為村民們只是不想夏季幹活或者不想離家,要麽就是沒有聽懂他讓田敏交代的話。

緊接著唐博把領主府裏的鐵劍收集了幾把,也不管那些原本是領主侍衛的人有多麽不情願,他把這些鐵劍全都融了,重新打造成鋸子、刨子、斧頭等必要工具。

打鐵更需要技術,白鹿領並不擁有這樣的人才,就是擁有一座城的三樹領也沒有。

至今為止,擁有鐵器的勢力,對於如何發現和冶煉鐵礦、如果煉出生鐵、再用生鐵做成鐵器的知識全當做是絕頂秘密,絕不會對外傳出。

唐博也不能讓外人知道他懂得如何打鐵。

為此,這次他沒有找村民,而是直接找了他母親給他的六個奴隸,從這六人中選出兩名心細耐心且力氣比較大的人。

唐博想把兩人培養成鐵匠,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從頭教起,但現在領地急需工具,唐博就只能先教他們用最原始的方法融化鐵劍,再把鐵水澆進模子裏,等略微冷卻後,再拿出來反復捶打和打磨。

至於如何把生鐵弄成熟鐵、如何把熟鐵變成鋼、再弄出合金等,包括煉鐵高爐在內,只能等以後再考慮。

有了鐵制的斧頭、鋸子、刨子、鉆頭等適合的工具,唐博再次命賈鬥從十五個村子抽調了十五個人幫他做獨輪車,同時又另外選出十五個少年跟著學習。

獨輪車看似簡單,其實工藝很復雜,對木工活要非常擅長,還要能把握好尺寸。

獨輪車最難的部分就是車輪和車軸,如果不考慮技術問題,找個粗大的樹幹,截下一段打磨,中間挖個洞,也能勉強做車輪。

但白鹿領壓根就沒有樹身如此粗大的樹木,就算有,用來做車輪也太浪費。

唐博就教村民把車輪分成三個部分:輪轂、輪輻、輪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