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5/6頁)

“回汗阿瑪,看了一些。”

太子已經做好了被他抽查的準備,康熙卻話鋒一轉:“今日便不考你了,這裏有一份關於黃河洪災的奏折,你拿回去看看,等咱們到了那裏,你要拿出一套治理方案給朕。”

這時候胤祐已經由梁九功帶了進來,正站在一旁。納蘭也站在那裏,一個低頭,一個擡頭,兩人對望一眼,小家夥眼中滿滿的得意。

康熙看著胤礽:“你是太子,須得牢記一句話‘治國如治水,善治國者必先治水’。”

“兒臣謹記汗阿瑪教誨。”

“好,”康熙看向一旁的胤祐,“且來看看今日另一個人的考試。”

納蘭和胤礽的目光也同時投向一旁的胤祐,小家夥自信滿滿的站出來:“兒臣給汗阿瑪請安,給太子請安。”

“起來吧。”康熙從龍椅上站起來,走到他的跟前,“你的《三字經》背得怎麽樣,背不出,朕可是不會帶你出門的。”

胤祐胸有成竹的站在他阿瑪跟前,將一整篇《三字經》一字不落的背了出來。

納蘭和胤礽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暗自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康熙卻不動聲色:“朕考考你,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這四句作何解?”

胤祐:“???”

小家夥臉上一片茫然。李熹當時要一邊為他講解其中意思,一邊叫他背誦,而他卻以“阿瑪只要求背,沒要求講”為由拒絕了。

可是,這怎麽還真提問啊。

他心裏想什麽早已就寫在了臉上,旁邊幾人都看出來了,看他茫然、糾結、懊惱的表情變化實在是太精彩了,不由得暗自發笑。

“我……”胤祐慌張的咬緊了下唇,“我不知道……”

康熙挑眉,語氣中半是威脅:“不知道?”

胤祐很誠實的說道:“我只將它背下來了,並沒有學習其中意思。”

“為何不學?”

胤祐眨了眨眼睛,大著膽子說道:“因為阿瑪只讓我背下來,沒說還要考我每一句講了什麽。”

“朕不考你,你就不學,這就是你讀書的態度?以後到了上書房,師傅教你什麽你就學什麽,師傅沒教過的,你就不學了?”

“我……我……”

他嚴厲的神情和咄咄逼人的語氣可把小家夥嚇壞了,淚水一下子就漫了上來,一副泫然欲泣的可憐模樣。

帝王鐵石心腸,要好好糾正一下他的學習態度。可旁邊兩人卻不忍心。

太子立刻上前一步,替弟弟求情:“汗阿瑪,小七尚且年幼,短短幾日,能通篇背下來已經很不容易,還請汗阿瑪莫要太過苛責於他。”

納蘭也說道:“《三字經》只是啟蒙讀物,其中道理簡單易懂,七阿哥只是沒有去學,以他的聰慧,學起來很快就能理解。”

康熙看看他的太子,又看看他的一等侍衛,最後目光又落到了那小哭包身上。

這小崽子究竟有什麽魔力,走到哪裏都有一群人為他說話。

康熙招了招手,語氣軟了下來:“過來,到阿瑪這裏來。”

胤祐慢吞吞的挪過去,又小心翼翼的問道:“阿瑪,您不會不想帶我出門了吧。”

“君無戲言,朕既然答應你,只要你能背出來,就帶上你,絕不會失言。”康熙伸出手,用拇指指腹抹了把兒子眼角的淚水,“但你也要明白,讀書是一件嚴肅的事,決不能以敷衍的態度對待之。”

胤祐點點頭:“我明白了。”

從南書房出來的時候,剛才還差點在阿瑪跟前哭鼻子的小家夥,又活蹦亂跳起來,拉著太子的手激動的說道:“太子哥哥,我可以跟你一起出門啦。”

這一趟出巡,路途可不近。每日與汗阿瑪朝夕相對,他必定要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來考察自己,從上書房的經史子集學習,到河道治理,再到治國……

他須得打起一百二十萬分精神精神,時刻準備著回答汗阿瑪的提問,可想而知,日子得過得多緊張。

如果有這個小團子同行,就算要應付汗阿瑪的各種問題,至少私底下有弟弟陪著,跟他說說話,心情也能放松不少。

太子摸摸他的頭:“所以,小七知道那句‘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是什麽意思了嗎?”

胤祐搖頭:“不知道,太子哥哥你告訴我。”

“就是說長江、黃河、淮水和濟水,這四條河流直接匯入大海,是所有河流的代表。這次咱們跟隨汗阿瑪一同出巡,主要就是為了考察黃河河工。”

胤祐問:“河工是什麽意思?”

“就是治理河道、防止水患。”

胤祐還是聽不懂,什麽叫治理河道,什麽叫水患,一時半會兒太子也解釋不清楚,他還得回上書房繼續下午的騎射課程,便答應小團子,等明日出門的時候,在路上慢慢向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