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4/7頁)

噶爾丹這個曾經的活佛,用怎樣溫和的語氣,下達如此殘忍地命令。

而康熙和噶爾丹明面上的爭執點只有一個——噶爾丹想要得到土謝圖汗和和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康熙偏要護著,不肯交給他。

幾天之後,他們已到達邊界處,再往前,就是噶爾丹盤踞的巴顏烏蘭。

康熙命大軍駐紮於水草豐沛的地方,這時候薩布素將軍的信使到了,奏請皇上,於何處會和。

康熙點名問胤祐有什麽想法。

胤祐想了想說:“依兒臣所見,噶爾丹似乎並不敢跟咱們打,薩布素將軍過來也是讓兵馬徒增勞頓,不如讓他們同樣選擇水草豐沛的地方安頓下來,隨時待命。”

其實,東路軍和他們中路軍相隔已經不遠,只要皇上下令,很快就能支援過來。

康熙認為兒子的考慮十分周到,於是讓信使依照七阿哥所說,回去向薩布素將軍回話。

如此又過了好幾日,噶爾丹那邊依舊沒有任何動靜。

可是,他們走了這麽多天,路上遇到了許多不可預知的情況,可是出發的時候,每個人只帶了八十天的糧草,現在已經明顯不夠了。

再堅持個幾天,噶爾丹還沒有行動,他們的補給就要跟不上了。

這可不是什麽好事,大軍長途跋涉趕過來,本來已經很疲倦了,現在又即將面臨缺糧的風險,一旦噶爾丹打過來,這誰頂得住?

於是,伊桑阿、索額圖等人開始勸康熙回鑾。

理由是,派出的探子來報,說噶爾丹被皇上親征所震懾,不敢與之一戰,準備向西邊撤退。

所以,皇上現在可以回去了,讓西路的費揚古將軍去跟噶爾丹正面交鋒。

康熙一聽這話火氣“騰”的一下就上來了。把這幫人狠狠地訓了一頓。

“進剿之事從去年開始籌劃,動用十萬兵力,糧草輜重不計其數。出門的時候,就讓皇太子告祭天地、宗廟、社稷,立下誓言,剿滅噶爾丹方可還巢。”

“不管是八旗、漢軍還是蒙古軍,無不期盼進剿噶爾丹,你們這些人也是自願效力,告請從軍。現在不想著奮勇向前,天天想著趕緊回去,誰再提這事,朕就誅他九族。”

他罵完了還不解氣,又接著說道:“你們把朕當什麽人?太祖、太宗,馬背上打天下,建立基業,朕如何不效仿祖宗行事。今天來到這裏,朕已經和費揚古將軍約好夾擊噶爾丹,若朕現在返京,留西路孤軍奮戰,回去之後如何跟天地、宗廟、社稷交代?”

胤祐在一旁聽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恨不得披上盔甲,跨上他的胭脂,充入敵陣,替阿瑪生擒噶爾丹。

但是,他腦子還是比較冷靜的。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講,伊桑阿他們說得也沒錯。

如果補給在幾天內還不能到達,那還真不知道是誰生擒誰?

現在形勢很微妙,但康熙仍舊硬撐著不肯退。

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分隊一波接一波,但是草原上除了一些山坡,又沒什麽障礙物。只要他們靠近,就會暴露在敵軍視野範圍內,所以也沒辦法打探到有用的消息回來。

大阿哥已經沉不住氣,主動向康熙請纓,希望能夠讓他親自帶隊,出去打探消息。

這實在是個危險的想法,一旦被噶爾丹的人發現,那幾乎是有去無回。

大阿哥不是個性情沉穩的人,幹不了這個活兒。康熙還沒發話,明珠就忍不住站出來阻止。

其實胤祐也想去,但是他知道,打探消息是一件很專業的事情,他幹不了。

關鍵是,他有一件事情沒想明白——噶爾丹究竟在等什麽?

雙方已經在這裏僵持了十多天,彼此都沒有動靜。康熙糧草不足,不敢貿然進攻,那噶爾丹呢?

摸不透敵軍的想法,這讓康熙也很憂慮。

他已經派人去通知吳留村趕緊運送糧草補給,可他們從京城走到這裏也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吳留村怎麽可能說到就能到?

不只是康熙憂慮,沒有足夠的糧食,讓所有人都漸漸陷入了恐慌。

飯都吃不飽,誰還有精力去打仗。

幾位皇子主要的任務就是掌管八旗大營的糧草、輜重、馬匹等等,他們對這個情況最為了解。

年紀最大的三阿哥此時也不過虛歲而是,其他皇子更年輕,哪裏見過這等局面,都有些惶然,甚至也萌生了想要勸皇父回京的念頭。

胤祐沒有這個想法,太多人關注眼下的形勢,他反而不怎麽關注。

反正一路上,他都沒吃飽過,也不在乎餓這一兩頓,或者一兩天。

他把心思全放在了琢磨噶爾丹的想法上,好奇,他究竟在等什麽,或者,在猶豫什麽?

噶爾丹不是傻子,仔細想想就知道,康熙這邊三萬六千人,補給線又那麽長,肯定會面臨糧草短缺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