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3頁)

但這次的炸醬面,可以說比簡單的擀面味道更好,讓人食欲大開。

醬料已經跟肉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肉的油脂吸走了醬料的醬汁,兩者融合在了一起,產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再加入水,看見醬汁在鍋裏咕咚咚的翻滾。

韓江的肚子已經在打鼓了。

“娟兒,你這手藝是從哪裏學的啊,以前怎麽沒見你做過呢?”

“這不是過小年嗎?”從哪裏學的,還不是從你那裏學來的,範曉娟心裏嘀嘀咕咕,不過在他面上不顯,而是嗔怪般看了他一眼:“我要是以前就天天做好吃的,韓海兩口子就更不會搬走了。”

韓江籲了一口氣。

心說那是,彭彩蘭那樣的能懶出花樣來,不光不做飯不出錢連碗都不洗的貨色,憑啥要娟兒給她做飯吃。

看來結婚以後弟兄兩個要分家不是沒道理的。

分了家,就各自奔著各自的小家庭,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

韓江打腹稿這功夫,範曉娟已經開始準備其他的配料了。

黃瓜切絲,大蔥也洗幹凈切了段,上海青洗出來一盤子等下炒來吃,燙在面裏面也可。

小香蔥碎碎的切了,廚房裏面一片綠意盎然。

鍋裏面的炸醬起碼要咕咚個十五分鐘,倒是不用總去翻,範曉娟切上一陣,再過去翻一下,身形輕盈的像是飛舞的燕子,時間一秒鐘都不浪費,看得韓江都呆住了。

韓星辰到得慢,這會兒也回來了,一進門就往廚房沖,第一句話就是:“媽,有啥好吃的?”

不用問,小狗兒肯定是尋著味道趕來的唄。

範曉娟看她手裏頭拿著拍子:“又出去打球啦?”

這話問的是韓江。

韓江笑著說:“一個白天都纏著我說要去打球,這放了假台子真不好占,我帶她去學校玩了一會兒。”

他小時候打球是沒辦法,要進體校就有一口飽飯吃,拼了命打進省隊就能有收入。

可韓星辰就不一樣了,她就是喜歡打。

雖然在韓江看來,女兒的天賦並不是特別高,但是打球的熱情是這麽小的孩子裏面獨一份。

韓星辰打了幾個小時的球,剛好是餓得肚子咕咕叫的時候,饞的簡直要流口水了,誇張的語氣逗得範曉娟直樂:“媽媽呀,我快餓死了呀。”

像個撒潑打滾的小狗兒。

範曉娟說:“還有一會兒呢,這醬要煮二十分鐘,我抽功夫切點菜,還要擀面,韓江你給我找個花盆,把地上那把蔥給我種起來,另外給我找幾塊厚實一點的透明塑料薄膜,我試試香蔥能不能種活。”

韓江也看到了大蔥跟小蔥,眼睛一亮。

“哪買來的,這季節哪有這個?”他從小就很喜歡生吃。

可範曉娟最不喜歡,吃完大蔥嘴裏一股子味兒,她都從不會給他買。

今天可真是換了頭了!

範曉娟橫了他一眼:“碰到一回不容易,我警告你,這玩意兒你可別天天吃啊。”她不喜歡這味兒,要是他總吃可真是受不了。

大蔥蘸醬,一股子味兒。

韓江卻已經忍不住拿了一根大蔥吃起來了。

範曉娟:“……”

韓星辰想吃黃瓜,一個勁的問:“媽媽,媽媽,黃瓜能給我一個嗎?”

範曉娟只能切出來一塊遞給她。

這孩子,張著嘴兒跟待哺的小鳥兒一樣:“好吃,還能再吃一點嗎?”

這孩子從小就喜歡生吃黃瓜,到了夏天,她一天能吃兩根,比起西瓜來,黃瓜才是她的最愛了。

範曉娟看著已經切成絲的黃瓜:“沒有了,剩下的明天吃好嗎?”

這孩子,竟然快哭出來。

父女兩個都饞得不行,平常不到飯點絕不回來的韓星辰,像個小狗兒一樣的圍著媽媽搖尾巴。

準備好了配菜以後,就開始擀面。

真正好吃的面,還是現揉出來,大擀面杖擀出來的。

炸醬他只能聞出來幾分香味,但在吃面這方面韓江有絕對的話語權,他可是從小吃面食長大的。

一張面餅在擀面杖下面變成薄薄的面皮,然後就是刀工,剛重生回來那會兒刀工還不佳,但是練久了,刀工也回到巔峰時刻,切出來的面條粗細均勻。

韓江已經挪不開步子了,跟媳婦討價還價:“等吃完,我再給你弄你那種小蔥的暖棚。”

這就是趕都趕不走的意思了。

等面煮好了,再把黃瓜絲,香蔥末,炸醬面的碼子往面上一澆,攪拌均勻以後面上面裹上一層均勻的醬汁,炸到肥而不膩的五花肉,炒到濃郁的醬汁,切出來清爽可口的黃瓜絲,再拌上幾根燙好的小白菜。

範曉娟已經迫不及待的吃起青菜來。

雖然說反季節蔬菜沒有當季的口感,但是能在這個季節吃到新鮮蔬菜,已經是一種享受了。

範曉娟還在細嚼慢咽,父女兩個已經吃到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