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原本顧硯書在聽到韻瓷齋想要和陶然居打價格戰的時候。

第一個想法是先找韻瓷齋背後的東家, 看看是不是陶然居與其有什麽誤會。

若是雙方能夠心平氣和地將話說開,和平協商,將問題解決, 自然是皆大歡喜。

然而在聽到韻瓷齋和大皇子的關系後,顧硯書便立刻改變了心中的想法——

韻瓷齋這番舉動, 明顯是想要將陶然居擠兌到關門,還協商什麽協商?

顧硯書從來不是一個被別人打了左臉, 還要將右臉送出去給別人打的人。

他會做的, 只會是反手把這個巴掌抽回去, 順便再抽掉對方半條命。

所以在聽到白術回報的當天下午, 顧硯書便去了陶然居一趟。

“見過王妃, 王妃這怎麽還親自過來了?”

見到顧硯書的那一刻,唐掌櫃的臉上略微有些惶恐。

特別是在看到跟在顧硯書身後的止戈時,臉上的表情便愈發小心了起來。

面對唐掌櫃謹小慎微的模樣, 顧硯書倒是非常隨意:

“韻瓷齋那邊的事我都已經聽說了, 索性今天沒什麽事, 便想過來看看, 唐掌櫃不必多禮。”

說話的同時,顧硯書便直接一腳跨進了陶然居的大門。

顧硯書以前雖然沒有來過陶然居,但今日來之前, 顧硯書已經將陶然居的賬冊翻出來重新看了一遍。

現在進門不過一盞茶的功夫,顧硯書便能夠結合著賬冊上的內容, 將陶然居的情況摸個七七八八。

陶然居的定為是做中高端的瓷器,面臨的客戶都是小康以上的中產家庭以及大戶人家。

這一點, 從陶然居的這間店鋪的情況中也能看一二。

陶然居的地理位置非常不錯,雖然不是在京城最為繁華的地段,但平時這外面人來人往的也極為熱鬧。

門面總共上下兩層。

第一層大多是些碗勺碟盤之類尋常的小玩意兒, 做工雖然不錯,但也算不上有多精良。

到了第二層,便就多了一些花瓶擺件之類精細的東西了,從釉面和花色上,也能看出來比一樓的東西高出了一個档次。

可無論是一樓那

些做工不算頂級的小玩意兒,還是二樓這些精細的物件,都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消費得起的。

將整個店鋪上下兩層都看過一遍之後,顧硯書心中也大概有了底:

“看來這次韻瓷齋降價,的確對陶然居影響不小。”

別的不說,就說現在已經逐漸開始進入了瓷器店的旺季,客人無論如何都會比尋常時間多上一些。

顧硯書出門的時候,還特地挑選了一天之中客流量最大的時間段。

可就算是這樣,此時的陶然居內依舊冷冷清清,連一個進門閑逛的人也沒有,便足以說明問題了。

唐掌櫃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苦澀與無奈的神情:

“王妃明鑒,自從那韻瓷齋前幾日開始降價後,咱們這陶然居中的客人便一日比一日少了,今日情況最為嚴重,到現在都還沒開張呢。”

若不是這樣,唐掌櫃也不至於如此心急火燎。

然而顧硯書卻像是沒有聽出唐掌櫃的著急上火似的,又問出了另外一個問題:

“現在店裏的庫存應當不少吧?”

嘴上雖然是在詢問,但從顧硯書語氣中的篤定,便能知道他的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

唐掌櫃現在自然是不敢對顧硯書有絲毫隱瞞:

“是,而且不僅是店裏,就連窯上,現在也壓了不少存貨。”

這一點,倒是真的不能怪唐掌櫃。

畢竟在這之前,唐掌櫃也不知道韻瓷齋會鬧出這麽多幺蛾子。

為了能夠有充足的準備來迎接旺季,早在半個月前,唐掌櫃便已經依照往年的經驗,讓窯中開始加班加點增大生產量。

結果那邊庫存還沒出貨,這邊唐掌櫃就收到了韻瓷齋降價的噩耗。

最讓唐掌櫃覺得為難的,便是這天齊辭舊迎新換新瓷的習俗,瓷器更換地頻繁,這瓷器上的花色自然也就變幻地迅速。

在這天齊之中,幾乎年年時興的瓷器樣式都不一樣。

往前十幾年,大家都還喜歡花樣繁復,顏色喜慶的彩瓷,到了前幾年,人們的喜好又變成了顏色單一素雅的純色瓷器,到了近兩年,大家又更加青睞色彩相對不那麽復雜,但圖紋繁多的青花瓷。

旁的不說,現在陶然居中所積壓的,有八成瓷器都是青花瓷。

若是到了明年,眾人的喜好與口味都變了樣,那這些青花瓷便會直接砸在陶然居手中,到最後,一文不值。

顧硯書同樣也清楚這一點,擡眼看了看陶然居內被擺的滿滿當當的貨架:

“現在店裏和窯上的庫存加起來,一共有多少?”

“一共有三萬兩上下的貨物。”

唐掌櫃很快便給出了答案,說著說著,唐掌櫃便覺得口中發苦,若是這批貨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