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怪顧硯書如此嚴肅, 實在是因為他接下來要拿出來的這個東西,是現在能夠解決陶然居困境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雖然在末世之前,價格戰這種戰略方式其實已經略微有些落後。

顧硯書所面臨的競爭對手中, 也從來沒有使用過這一手段。

但在接管顧家之前,顧硯書也同樣見過不少打價格戰的案例。

所以顧硯書明白, 現在陶然居所面臨的狀況,解決的方法無非也就那麽幾種。

要麽, 便是同韻瓷齋一般, 壓低物品的售價。

但是這樣的方法, 比拼可就不僅僅是存在於陶然居韻瓷齋之間了。

而是會直接將戰火波及到韻瓷齋身後的周家以及陶然居的擁有者顧硯書身上。

到那個時候, 便只能看周家顧硯書誰的財力更加雄厚, 誰先支撐不下去了。

先不說周家家底到底如何,就說顧硯書才剛剛從長樂賭坊中贏回的這一百二十萬兩。

即使是去掉秦戮分賬的那一部分最開始押注的本金,也凈賺了五十一萬兩。

五十一萬兩雖然不能同一百二十萬兩相比, 但也同樣不是一個小數目。

對於陶然居韻瓷齋來說, 更加不是一個小數目。

所以只要顧硯書想, 就用這從長樂賭坊中贏來的這五十一萬兩, 也足夠可以拖垮韻瓷齋。

若是運作得當,也未嘗不能動搖韻瓷齋身後的周家的根基。

但顧硯書並不想這樣做。

先不說顧硯書不想將這五十萬兩浪費在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就說在價格戰之中,跟著對手一起降價無疑是一種比較愚蠢的辦法。

特別是在陶然居是面臨中高端客戶的精品品牌的情況下。

顧硯書本身便是出自豪門, 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這些所謂的上流社會的人心中的想法了。

這些人自詡高人一等,方方面面都想彰顯出與普通人的不同來。

這種心理, 在天齊國這樣的封建制度國家之中尤為明顯。

若是陶然居這次跟著韻瓷齋一起降價,等到價格足夠低的時候, 自然便會迎來哄搶。

到那個時候,以前那些買不起陶然居的瓷器的群體,自然也就能夠消費得

起了。

這樣的情況下, 陶然居原本的客戶群體心中定然有所不滿,這種不滿,最終便會轉移到陶然居這個品牌身上。

屆時這些人便會覺得,普通收入的百姓也能用上陶然居的瓷器,可見這陶然居的瓷器也並不是什麽精致名貴的物品。

這樣的思維一旦形成,想要重新扭轉過來可就太難了。

君不見末世之前多少女孩子願意省吃儉用買上一個過季打折的大牌包包。

但若是平日裏以“性價比”或者是“平價”著稱的品牌,偶然出了一件略微精致但價格卻比較高昂的物品時。

這個品牌的客戶群體多半會說上一句:

“瘋了吧?我買你家東西就是沖著你家便宜,這個價格我還不如去買某某大牌!”

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一個品牌的定位有多麽重要。

顧硯書無意拉低陶然居的档次,所以跟隨著韻瓷齋一起降價的行為自然不可取。

既然不能降價,現在想要破局,便只能選擇另外一個方法了:

引進新品。

但是在選擇被引進的新品時,也同樣有所講究。

這個新品必須要足夠稀奇,同時也要足夠罕見,才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壓倒已經在價格上占據絕對優勢的韻瓷齋。

天齊國因為每年換新瓷的習俗,瓷器制作工藝其實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所以對於旁人來說,要想想出這麽一個新品來破局,還真算得上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但這對於從末世而來,見過了不少科技時代下的高科技產物的顧硯書來說,卻像是做幼兒園的題一樣簡單。

比如說,在末世之前極其常見甚至是可以稱得上是廉價的一件物品——

玻璃。

玻璃與瓷器相通,就連燒制方法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只不過因為玻璃燒制的溫度要求更高,在天齊這樣科技比較落後的朝代,想要達到玻璃燒制所需要的溫度較較為困難,所以玻璃出現的時間才會比陶瓷晚上許多年。

可不管是提高火焰的溫度,還是降低燒制玻璃所需要的溫度,對於顧硯書來說,都不是什麽困難的事。

所以在想到引進新物品的時候,顧硯書想也沒想,便

選擇了制造玻璃。

而周老三雖然並不知道顧硯書想讓他做的東西是玻璃,但他從顧硯書此時的神情以及語氣,都能夠明白這個物品的重要性。

在對上顧硯書嚴肅的表情時,周老三想也沒想便點下了頭:

“這一點王妃盡管放心,小的可以做到。”

顧硯書得到周老三的承諾後,沒有說話,而是對站在自己身後的白術揮了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