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放下手中的計劃書, 溫清霄沒有說是什麽地方不妥,反而突然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

“聽聞顧四少爺前些日子剛與厲王殿下完婚?”

雖然溫清霄平日裏閉門不出,但對於外界發生的事, 也並非全然不知。

更別提他與顧硯禮本就是好友,前些日子顧硯禮還曾經因為皇上賜婚的事在溫清霄面前抱怨過。

“嗯。”顧硯書微微點頭。

溫清霄垂眸, 緩緩做出了一個猜測:

“看來顧四少爺同厲王殿下的感情應當是不錯了?”

雖然只是猜測,但從溫清霄的語氣卻不難聽出他的篤定。

說到了秦戮, 顧硯書的唇角不由向上彎了彎, 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柔和了不少:

“的確不錯。”

“這便是了。”

溫清霄的手指動了動, 敲了敲放在桌面上的計劃書:

“厲王殿下的名聲不佳, 然京中口舌大多掌控在大皇子之手, 厲王妃此舉,應當是想要控制京中口舌,扭轉百姓對厲王殿下的看法吧?”

這個時候, 溫清霄對於顧硯書的稱呼, 也悄悄有了變化。

“溫六公子果然敏銳。”被溫清霄給看穿了原本的目的, 顧硯書也沒有隱瞞, 不由誇贊了一句。

難怪溫清霄年幼之時便能以過人的才學聞名京都。

就這份敏銳,若是當初沒有發生那場意外,恐怕現在的溫清霄, 早已位極人臣了吧?

溫清霄神情未變,沒有接顧硯書的誇獎, 反而將顧硯書的這份計劃書給誇贊了一遍:

“厲王妃此舉極為精妙,按照厲王妃這份計劃, 溫某斷定,不出半年的時間,厲王府不僅能夠掌控京中口舌, 甚至能在文人學子間擁有極高的名望。”

對於日報這個概念,前兩日顧硯禮只不過與他粗略說了一番,溫清霄便能窺探到其中蘊含的大學問。

若非如此,溫清霄也不會答應同顧硯書見上一面。

今日見到這份詳細的計劃書,溫清霄則是再次被震撼了一番。

饒是他久負盛名,饒是世人皆說他聰明絕頂,但在看到這份日報的時候,溫清霄也有些自愧不如。

這樣絕妙的想法,這樣崇高的立意,是他現在遠遠不能達到的高度。

所以在說出這番誇贊時,溫清霄語氣中沒有絲毫客套,滿滿皆是真誠。

“溫六公子謬贊。”

顧硯書對於溫清霄的這句誇獎,卻有些不敢接。

畢竟日報這個概念,他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擁有著比溫清霄多上千年的歷史經驗,才能夠想出來的法子。

況且顧硯書有預感,恐怕下一句,溫清霄便會說這日報的不妥之處了。

果然,顧硯書話音剛落,溫清霄便開口了:

“雖然這日報的設想極為精妙,但厲王妃有沒有想過,等到掌控住京中口舌、獲得文人學子門的推崇之後,聖上會如何作想?厲王府又該如何自處?”

溫清霄此話一出,原本便幽靜的書房似乎變得更加沉靜了。

一時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話。

顧硯書也被溫清霄這一問給驚出了一身冷汗:

沒錯,到了那個時候,皇上又會如何作想?

顧硯書只想著秦戮想要爭取儲君之位,便必須要一個好的名聲。

卻忘記了現在的皇上身體依舊健壯,若是不出意外,至少還能在這皇位上坐個十幾年。

自古以來,武將文臣之間水火不容,不僅僅是因為觀念不和,更是因為坐在龍椅上的人並不希望看到雙方臣子親如一家。

溫清霄現在僅僅是看到一個計劃書,便能預測其拉攏文人學子的能力。

如今的厲王府本就已經是烈火烹油,等到他日日報真正創建起來,這些設想都成為了現實之後,厲王府恐怕便離滅亡不遠了。

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顧硯書恰恰便是算漏了這致命的一點。

想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顧硯書略有些遲疑地開口:

“溫六公子的意思是,這日報是不能辦了?”

放棄日報雖然讓顧硯書有些遺憾,但與創辦日報的後果相比,似乎也就沒什麽大不了的了。

再不濟日後茶館重新開業,從說書先生下手,雖然速度慢一些,但也同樣能掌控京中輿論。

“不是不能辦,”就在顧硯書心中決定放棄日報的時候,溫清霄卻開口反駁了顧硯書的話,“而是不能由厲王府來辦。”

“不由厲王府辦?”

顧硯書眉頭微皺,不由厲王府辦,還能交給誰來辦?

這種為他人做嫁衣的事,顧硯書可一點也不愛做。

或許是看出了顧硯書心中的疑惑,溫清霄適時開口:

“這樣功在千秋的事,自然是要交給皇上來辦了。”

顧硯書雖然聰明,雖然擁有著超脫凡人的經驗與閱歷,但到底是接受著人人平等的教育長大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