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報社一事, 是皇上親自點頭應允的。

裴大人作為當朝首輔,自然也有所耳聞。

溫清霄久不出山,第一次露面便出現了厲王府的宴席上。

再加上首輔剛剛的那一番表現, 廳中的大臣們或多或少都對其有所關注。

再加上溫清霄剛剛說話時並沒有刻意壓低語氣, 關於報社的事, 自然也被這些大臣們捕捉到了。

在座的都是朝中的肱股之臣, 對於報社一事, 自然多多少少有所耳聞。

或許是因為報社一事已經交由厲王府負責, 所以皇上也沒有和這些朝臣們細說。

現在眾人從溫清霄嘴裏重新聽到了這個詞語,自然是來了興趣。

頓時,放在溫清霄身上的注意更多了。

溫清霄卻像是沒有察覺到其他大臣們若有似無的打量似的, 只微微朝首輔點了點頭:

“皇上想在天齊京都發行日報惠及天下學子,將此時交由了厲王府負責, 學生承蒙王妃看重, 負責以後的日報編纂事宜。”

或許是看出了首輔對日報是何物有所疑惑。

接下來, 溫清霄便將日報的詳細解釋,以及顧硯書準備在上面刊登的內容大致同首輔復述了一番。

雖然首輔在將溫清霄收入門下之後, 再也沒有收過弟子,但卻也願為人師, 平日裏得空,也會去官學給學生們傳道授業解惑。

溫清霄知道裴大人的性格,所以便將娛樂八卦與奇談怪志兩個板塊微微一提後便粗粗略過。

著重向裴大人介紹了政治要聞以及十年科舉, 八年模擬兩個板塊,其中十年科舉,八年模擬,更是溫清霄向裴大人介紹的重中之重。

裴大人原本只是想找些話題同自己的弟子閑聊,以慰藉兩年沒有見到弟子的思念之心。

只是隨著溫清霄的細細講解, 裴大人臉上的表情則是越來越認真,最後,完全沉浸在了溫清霄的描述之中。

待到溫清霄說完之後,裴大人沒有立即開口,反而陷入了沉思。

宴席上的其他大人也同樣如此,思索的同時,還不忘和身邊的同僚們交換著意見。

都是為了天齊貢獻了半輩子的老臣

,能夠爬到如今的位置,便沒有一個蠢貨。

這些老臣們又怎麽會聽不出來這日報若是順利創辦之後,能帶來怎樣的盛景?

略微商議之後,眾人便知道,這日報以後恐怕是大有作為。

“好,這日報好!”

此時,裴大人也從思考中抽出了思緒,連連點頭,毫不掩飾自己對日報的贊賞。

說完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麽,重新看向溫清霄:

“你剛剛說,這日報現在是你在負責?”

“是的。”溫清霄又微微點了點頭。

一得到肯定的回答,裴大人臉上出現了一絲喜悅,同時也出現了一絲欣慰,連連點頭:

“好啊!好!”

當初溫清霄出事,作為老師他自然是痛心疾首。

原本依照溫清霄的才能,再加上裴大人與溫學斐的運作,想讓溫清霄進入朝堂並非難事。

可壞就壞在溫清霄的運氣著實不好,彼時朝堂才剛剛有過變動。

一兩朝元老家中子孫不肖,其孫仗勢欺人、強搶民女、草菅人命,甚至還依仗著家中之事給衙門施壓,讓苦主求告無門。

或許是因為作孽太多,最後這人惹上了一個烈性的,拼著性命不要,直接將這些事捅到了陛下面前。

皇上愛民如子,聽聞那人的所作所為後自然的震怒,直接將那罪魁禍首判了個斬立決。

就連那老臣也被一貶到底,甚至直言其家中男丁三代內不可再入仕。

這樣的決定,無疑是斷了那臣子家中的所有後路。

共事一場,又是子孫惹禍,不少大臣心有不忍,替其求情,希望皇上能夠高擡貴手,從輕處罰。

皇上當時正在盛怒,又怎麽會聽這些求情?

直言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若因為旁人求情便可從輕處罰,那要天齊律法還有何用?

皇上說出了這樣的話,大臣們便知道求情並無作用,最後只能作罷。

溫清霄之事就是這麽不趕巧,直接與這樁事撞到了一起。

皇上前腳剛說過“家有家規,國有國法,規矩不可壞”這樣的話,又怎麽可能立刻為了溫清霄之事改口?

雖然現在這件事風波已過,若是裴大人與溫大人

願意,再運作一番,也不是不能讓溫清霄入仕。

但這樣的做法,難免授人以柄。

最後溫清霄入職之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別看裴大人表面豁達,但對於溫清霄不能入仕一事,其實一直都有些耿耿於懷。

畢竟世人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若不能入仕,學子進學的意義似乎就已經失去了一半。

原本以為溫清霄這輩子都無緣官場,沒想到此時卻峰回路轉。

溫清霄只看到了日報帶給天下學子之福,在顧硯書找上他時,覺得這是一件極有意義的事,便接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