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溫清霄這是第一次從顧硯書口中聽到這番話,自然也是第一次知道顧硯書將日報的價格定的如此低,既然還有這樣的含義在其中。

細細品味分析顧硯書剛剛的那一番話,溫清霄這才發現,他認為那些目不識丁之輩將報紙買回去糊墻是暴殄天物的想法,有多膚淺,又有多狹隘。

溫清霄甚至不需要說話,顧硯書單單從他臉上的愧疚,便能知道他此時心裏在思索什麽。

畢竟溫六公子,向來便是一個會自我反省反思的人。

生怕一會兒溫清霄又同他說什麽受益匪淺的話,顧硯書連忙先一步開口:

“這番道理,其實也是孟老先生教給我的。”

“孟子老先生?”

溫清霄的注意力果然頓時被轉移,連忙擡眼看向顧硯書,顯然是想知道孟子又說了什麽樣的話。

顧硯書本就想在天齊發揚孔孟之道,自然也沒有藏著掖著的道理:

“孟老先生曾經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雖然我並不是最得志之人,但也希望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一些綿薄之力。”

說這話的時候,顧硯書其實微微有些虧心。

畢竟他當初創辦報社的初衷是什麽,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但此時溫清霄早已被顧硯書那一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給占滿了心神,自然也就沒有注意到顧硯書的這一點異樣。

如同上次那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相同,這一句話,同樣給了溫清霄振聾發聵之感。

簡簡單單一句話,卻體現了說這話之人極高的思想品格以及道德素養。

再聯想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溫清霄的腦海中似乎已經隱隱約約地浮現出了一個模糊的形象。

堅毅、強大、不屈、包容……腦海中模糊的形象似乎隱隱約約變得清晰了一些。

然而也是這個時候,溫清霄便不再敢向下深想。

他現在僅僅是領略到了這位大家的兩句言語,又如何敢對其形象深入刻畫?

又想到顧硯書曾經說過孟子已然離世,心中遺憾更甚。

遺憾不能與這位先生交談,遺憾不能親耳聆聽一次先生的教導。

遺憾過後,便是一陣強烈的渴望,渴望能夠看到孟子的更多言語,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在腦海中準確地刻畫出孟老先生的模樣。

顧硯書對溫清霄可以說是十分了解,一見溫清霄此時的模樣,便猜到了其心中所想:

“孟老先生的手記過於雜亂,前兩日我回府後便的將其整理了一番,已經有了一些秩序,想來過幾日便能將第一冊送往清霄府上。”

“勞煩殿下費心,清霄在此先謝過殿下了。”

溫清霄難得沒有同顧硯書客氣,直接向顧硯書道了謝,可見其對孟子之言的渴望。

顧硯書早就知道溫清霄求知若渴的性子,當然不會在意這些小細節。

隨後,兩人的話題重心,又重新回到了報社上。

溫清霄在報社開門後沒多久便來了,對於今日發生的種種情況,自然比顧硯書更加清楚。

原本溫清霄還想著等到報社關門之後,去一趟厲王府,將今日遇到的問題同顧硯書商議一番。

現在顧硯書既然來了報社,溫清霄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直接將自己工作時的手記拿了出來,放到了顧硯書的面前:

“今日我觀這日報的發行,倒是發現了不少問題,殿下先看看?”

顧硯書翻開手記,一如溫清霄以往的風格,上面清晰地羅列了好幾條工作建議。

放在第一條的,便是關於報紙的定價問題。

這個問題,他剛剛已經與溫清霄討論過並且達成了一致,便能直接跳過。

至於這第二點,便是日報的印刷數量是否需要增加。

單單從今天的情況來看,日報的印刷量至少需要再增加一倍,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但顧硯書在與溫清霄討論了片刻之後,還是決定暫且不增加。

畢竟現在才是日報發行的第一日,有裴大人的文章加持又是新年第一天,大家沖動消費可以理解。

第一天數量不夠,不代表以後數量都不夠。

就算接下來幾日數量真的有缺,也可以如同今日一般再加急印出來一些。

不若再觀察半月,若是半月之後現在這個數量依舊不夠,再來考慮加印的事。

除此之外的第三點問題,便是現在報社外的門面似乎有些小。

這個問題其實在當初買下這個院子的時候,溫清霄便已經發現了。

但當時溫清霄想著這店鋪主要的營生單單只有賣報紙這一項,店面小一些也沒關系。

最主要的還是後面的三進院子難得,幾番權衡下來,便接納了門店的這一個缺點。

但今日報紙真正發行之後,溫清霄才發現,這店面過小弊端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