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皇子這次回京,甚至可以說是凱旋,其聲勢浩大到即使平日裏不太關注朝堂之事的百姓也都有所耳聞。

甚至在大皇子還未回京之時,便已經有不少消息傳入了京都。

什麽大皇子這次為了紹城之事勞心勞力,為了賑災之事能夠順利進行,一概事宜都親力親為。

還說什麽大皇子心系百姓,體察民情,平易近人沒有絲毫架子不說,甚至在賑災之時為了更好地體會民生,還與百姓同吃同睡。

還有什麽大皇子殫精竭慮,即便自己感染風寒身體不適,為了災情依舊不肯休息,還親自去一線實地考察。

……

一番言論直把大皇子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就差沒有說大皇子當為天下皇子表率這種話了。

要是單單只是這樣也就罷了,這些人在誇大皇子的時候,還不忘拉踩厲王府一把。

又是說厲王府對這次賑災之事毫不關心,又是說厲王府不過是捐了區區五十五萬兩,便想要鬧得天下人皆知。

這些話,可把五皇子氣了個夠嗆,緩了好幾天也沒能緩過來。

這不,聽說明日去紹城賑災的隊伍便要抵達京城的消息後,直接在厲王府中,將大皇子罵了個狗血淋頭:

“他能他能就他能!一邊說厲王府對災情漠不關心,一邊又說什麽厲王府捐了區區五十五萬兩就恨不得鬧得天下皆知,他就不覺得這話自己說著都自相矛盾?”

“還和災民同吃同住,三皇兄在外征戰之時難道不是一直與將士們同吃同住嗎?還殫精竭慮……我呸!這話他自己說著不虧心?”

“賑災有功而已,誰身上還沒有幾個大功了?三皇兄退敵百裏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在哪兒吃奶呢!”

……

眼見著五皇子越說越過分,秦戮終於忍不住出聲制止:

“好了,越說越不像樣子了!”

“臣弟這不是心裏氣不過嗎?”

當然五皇子也知道自己有些話說得的確不合時宜,到底沒有再繼續。

等到五皇子臉上的神情逐漸冷靜下來,秦戮才重新開口:

“大皇子想趁著這個機會讓父皇給他封王,造勢厲害了一些,也是正常。”

“他居然還在打這個主意?我看他是在做夢!”

五皇子想也沒想便低斥了一聲,語氣中滿是不忿。

現在幾位成年皇子之中,只有秦戮一人被封了親王,這也是秦戮在面對大皇子之時,最大的優勢之一。

當初秦戮封王有多困難,五皇子可是一步一步親眼看過來的。

依照前朝的慣例,秦戮在征戰的第二年,身上的功勞便已經達到了封王的標準。

但大臣的提議卻被父皇按下,說是秦戮年齡尚淺,彼時封王不算最好的時機。

當時秦戮也不過□□臣們覺得皇上這話說的的確有理,便沒有堅持。

誰知道這一退讓,便是整整四年。

接下來的每一年,皇上都有新的接口,壓下給秦戮封王之事。

在秦戮回京那一年,大臣們建議給秦戮封王的諫言再一次被駁回後,三皇子一脈便知道,接下來的幾年裏,除非秦戮再次出征,否則封王機會渺茫。

事實證明,眾人並沒有猜錯,接下來兩年,這些奏折都被皇上壓了下來。

直到年前秦戮大婚,這件事才有了新的轉機。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皇上給秦戮封王,是給他的補償。

正妃為男子,以後即便顧硯書亡故,續弦再娶,嫡子也要矮上旁人元配正妻所出一頭。

秦戮戰功赫赫,封王尚且如此困難,大皇子憑什麽以為僅僅憑借一個紹城雪災,就能順利封王?

然而五皇子下意識反駁之後,卻沒有聽到贊同的聲音,心中便察覺到了不對。

擡眼再觸及自家三皇兄及三皇嫂的神情時,心裏便是一個“咯噔”,顫著聲音開口:

“父皇不會真讓他如意吧?”

“十之八.九。”

說這話的人是顧硯書,也正因為是顧硯書,五皇子心中那股不好的預感,瞬間變提升到了頂點。

就他對三皇嫂的了解,能夠讓三皇嫂說出“十之八.九”這樣的話,那意思其實就和“十成十”差不多了。

轉眼看向三皇兄,豈料卻看到了秦戮點頭的模樣:

“據說父皇從前兩日開始,便已經開始在考慮封號了。”

“憑什麽?”

當即,五皇子便有些忍不住了,憑什麽三皇兄封個王就這麽困難,大皇兄封王就這麽容易?

顧硯書想也不想便冷哼了一聲:

“當然是憑他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自從京都日報步入正軌,歸園居以及邀月閣的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之後,京中的泰半口舌便都已經掌握在了厲王府手中。

在京中最開始出現大皇子在紹城的表現有多麽出眾的時候,顧硯書便已經有了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