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想著前些日子《京都日報》給十日醉造勢時盛大的場面,以及在京中引起的討論度。

這些掌櫃都是滿面笑容,帶著滿心期待地來到了報社。

然而等到這些掌櫃從京都報社走出來的時候,卻只剩下了滿心恍惚,臉上再也不見任何笑容。

如同他們所想,前些日子《京都日報》如此賣力地給十日醉造勢,的確是在給十日醉打廣告。

事實證明,《京都日報》的廣告效果十分到位。

君不見在十日醉酒樓開業之前,京中百姓還不知道十日醉到底為何物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在閑暇的時間裏聊上兩句,猜測一番。

而在昨日十日醉酒樓開業的時候,僅僅不到半個時辰,便已經賓客滿座。

這在以前,對於任何一家新開的店鋪來說,都是讓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不過想想似乎也並不難理解,畢竟現在京中上至皇親國戚,達官顯貴,下至書生學子,販夫走卒,都是《京都日報》的讀者。

看得人多了,知道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出名了。

用報社的人的話來說,他們的店鋪若是在《京都日報》上打廣告,也能得到這樣的效果。

不得不說,在聽到這話之時,不少掌櫃心裏都十分地意動。

但是!

在他們來之前,可沒有人告訴他們,在這《京都日報》上打廣告,是要給錢的,而且這價錢還不低!

按照版面大小以及位置的顯眼程度劃分,最低也要五百兩,最高甚至能夠達到三千兩!

五百兩也就算了,為什麽在他們咬牙下定決心,決定試一試的時候,報社的人又告訴他們,這五百兩只能夠買《京都日報》的廣告一日?

一天五百兩起步,所占的位置和版面還不是那麽如人意,這讓人如何能夠接受?

當即便有掌櫃提出了質疑。

誰知道那報社的人卻笑眯眯地回了一句:

“這明碼標價,願買願賣,童叟無欺,若是諸位掌櫃覺得價格不能接受,不買便是,買賣不成仁義在。諸位掌櫃都是生意人,應當也明白這個道理吧?”

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掌櫃們自然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但是這個價格,的確讓人覺得有些難以接受。

這其中還有不少掌櫃,只是幫東家管理店鋪的打工人而已。

如此大額度的開銷,他們也沒有權利私自決定。

到最後,來《京都日報》咨詢詳情的掌櫃,竟無一人買下一日的廣告位。

對於這番結果,報社中不少人都在心中暗暗著急。

旁人不知,他們這些在報社中做工的人卻是十分清楚,現在《京都日報》一份五文錢的售價,甚至連宣紙的成本都達不到。

別看這外面將這《京都日報》誇上了天,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繁華。

自開業以來,報社便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甚至這虧損的錢財,還不少。

對於報社的管理,顧硯書也延續了自己一貫“不虧待員工”的做法,在報社中工作的人,工錢以及福利,都沒有一絲折扣。

在這報社中工作的人,就算是沖著這個工錢和福利,都不希望報社因為虧損太多而關門。

所以在聽說報社終於可以有自己的盈利方法的時候,整個報社上上下下的人幾乎都鉚足了勁兒想要表現一把。

結果說知道最後的結果會如此讓人失望?

想著今日一個也沒有賣出去的廣告位,不少人心中都悲觀極了,仿佛已經見到了日報虧損太嚴重關門的模樣。

對於這個結果,他們甚至完全不敢去告訴六公子。

當然,最後這個消息,還是沒有瞞過溫清霄。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溫清霄只淡淡的回了一句“我知道了”,便再無其他反應。

那氣定神閑的模樣,仿佛廣告位是否能夠賣出去,並非什麽重要的事。

雖然對於這個情況,大家都覺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不得不說,溫清霄這樣平淡的反應,頓時便讓報社中其他人原本煩躁的心,平靜了不少。

到了第二天,報社裏面的人終於知道為什麽六公子對於廣告位沒有賣出去的事兒,一點兒也不著急了。

原來他們報社並不是一個廣告位都沒有賣出去,反而還一口氣賣出去了倆。

兩個廣告位都是極好的位置,占據板面的面積也不小,都是最貴的三千兩一天的位置。

這樣一來,今日報社的盈收便有六千兩!難怪六公子是一點兒也不著急了!

今日《京都日報》上刊登廣告的兩家店鋪,分別是賣胭脂的花想容以及賣首飾的琳瑯閣。

在天齊,即便是男子也不一定人人都能夠識文斷字,更別提女性了。

一般來說,也就只有勛貴人家,才會花費精力與財力,給自家女兒提供學習的機會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