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顧硯書向來是個說到做到的,這邊才讓石掌櫃宣布了以後日報會印刷兩個版本的決定,還沒離開酒樓,那邊就直接派人去報社將這件事告訴了溫清霄,讓他寫一張公告出來。

恰逢此時溫清霄人就在報社,聽到顧硯書派來的人說完前因後果之後,也沒耽誤,直接親自寫了一張告示,讓人貼了出去。

自京都日報創辦以來,報社的一舉一動便廣受百姓們的關注,更別提報社最近才開展了售賣廣告位的業務,關注著報社的人更是多了不少。

這邊告示才剛剛張貼出去,後腳便直接在京都傳了個遍。

隨著這則公告一起傳遍京都的,還有寧才良與範知遠的那一場爭執。

關於報紙印刷廣告的問題,的確是有部分學子並不是很適應。

但報紙上面板塊分工明確,區域與廣告區域界限明顯,廣告的出現並不會影響正常,而且部分廣告也極為有新意,讓人看著也覺得很有意思。

所以在最初的別扭之後,大家也就接受了這一點。

所以不少人在看到這則公告之後,先是覺得有些懵,隨後便是感覺完全不能理解:

若是真的不喜歡日報上有廣告,不買也就罷了,一邊買還要一邊罵又是個什麽操作?

後來又知道了寧才良與範知遠爭執的全部內容之後,又是一陣無言。

如同範知遠所說的那般,自從日報出現之後,不少寒門學子都將自己寫草稿或是練字的紙換成了報紙。

雖然不如全新的宣紙那般方便,但也能節省下不少錢財了。

這些寒門學子因為這一點,就不知道有多感激報社了,對於報社刊登廣告一事,這些人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站了出來,表示了支持。

除此之外,還對寧才良好一頓抨擊。

說寧才良自己家中富有,就不給他們寒門學子留活路。

好在厲王府體恤,保留了刊登廣告的版本,否則日後所有日報都賣五百文一份,他們就算是再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也買不上。

這樣的言論瞬間便得到了廣大寒門學子,甚至相當一部分家境尚且不錯的學子的支持。

至此,若是誰再說報紙不該刊登廣告一事,就會立刻得到這些人的反駁,並且對其附贈上一句:

“若是不想看廣告,不是還有沒有印刷廣告的版本嗎?兄台何不直接去買?”

沒幾個來回下來,就再也沒有人敢對報社印刷廣告之事表示反對了。

對於這個結果,廣大學子是滿意了,但有一個人卻極為不滿意,那就是我們的大皇子秦晟。

寧才良會不停地去散播那一番“報紙不應該印刷廣告來汙染學子的凈土”的言論,便是受了大皇子的授意。

畢竟報社在刊登廣告之前虧損有多嚴重,旁人不知,大皇子手底下的幕僚卻將其算的一清二楚。

而且大皇子還知道,這報社雖然是父皇的產業,但實際上從創辦到現在,父皇總共也就只給了厲王府十萬兩白銀。

而這些日子以來,報社的虧損已經遠遠不止這個數了,而多虧損的部分,自然是由厲王府給補足了。

若是可以,大皇子自然是希望厲王府可以一直這樣虧損下去。

誰知道最後計劃落空不說,甚至還讓厲王府的名聲更上一層樓了?

除此之外,大皇子還從這件事當中,發現了一件讓他無比憤怒的事。

那便是在他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居然已經逐漸失去了掌握京中百姓口舌的權利。

以前不管再大的事,只要大皇子想,便能讓它在一夜之間傳遍京都。

然而這次他不過是想要給那《京都日報》添點堵而已,居然已經困難到了這個地步。

對於這一點,大皇子手底下的幕僚自然也有所察覺。

但他們很快便頗為無奈地發現,他們竟然完全沒有改變現狀的辦法。

京中現在最為流行的話本,在歸園居,那是厲王府的產業。

影響範圍最大,影響力最深的,是《京都日報》,這雖然是皇上的產業,但卻是在厲王府的掌控範圍內。

話本這方面,大皇子府在《一代名相》橫空出世之時,便想過了辦法,最終沒有成功。

所以想要拿回京中的話語權,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便是將《京都日報》搶到手。

然而皇上現在顯然對報社的一切都十分滿意,輕易絕不會換人。

退一萬步說,即便皇上將報社交給了大皇子府,現在報社中也全都是厲王府的人。

特別是報社的總負責人,溫清霄,與厲王妃的關系極為親厚,大皇子想要徹底掌控報社,談何容易?

最後,眾人只能一致決定,暫且先避其鋒芒,放棄在京中的話語權,以後再從長計議。

對於這一點,大皇子一開始是不同意的,但在最後,也只能接受了這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