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尋常人想要看戶部的賬目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兒。

即便顧硯書是厲王妃,也同樣如此。

原本顧硯書以為,此時事關重大,溫清霄那邊也不能立即回話。

誰知道不過兩天的功夫,溫清霄那邊便派人來傳了信,說是問過了溫清衍,溫清衍最終同意了顧硯書的要求,若是顧硯書得空,直接去戶部便可。

雖然對溫清衍最後給出的回復有些意外,但轉念略微思索了一番,又覺得也說得過去。

現如今戶部的壓力大,溫清衍頂著壓力,想要盡快破局也正常。

恰好顧硯書這段時間得空,秦戮公務也繁忙,沒空與他玩鬧。

在收到溫清霄回話的第二日,顧硯書便收拾收拾,去了戶部一趟。

幾個月過去了,戶部與上次顧硯書來時相比,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變化。

只是這戶部中的官員,似是換了不少。

顧硯書自認為記憶力還算不錯,然而現如今一眼掃過去,入目所及的,幾乎都是陌生的面孔。

“寧國公府被處置後,戶部有不少官員都受到了牽連,這些日子的確換了不少人。”

溫清衍一眼便看出了顧硯書的心中所想,低聲解釋道。

“原來如此。”

顧硯書微微點頭,眼中劃過了一絲了然。

這戶部以前便是掌握在大皇子手中的,其內部自然也都是大皇子一脈的人。

大皇子與寧國公府一向交往甚密,人脈也有不少重疊之處,戶部受到波及,也就不讓人奇怪了。

不過對於現在的顧硯書來說,寧國公府也好,大皇子也罷,都不是什麽特別需要注意的事兒。

故而在略微提了兩句後,顧硯書便直接將重點放在了他這次來戶部的重點之上:

“六公子與本殿說,溫大人可以做主,將戶部歷年的賬目給本殿看?”

“嗯。”

溫清衍輕輕點了點頭,而後開口道:

“近些日子戶部換了不少人,恰好也在整理賬目,聽清霄說,殿下手中,有一名為復式記賬的記賬方法,所記賬目更加清晰明了,還望殿下可以指點一二。”

復式記賬法,顧硯書自從拿出來之後,就沒有瞞著。

報社現在所用的,也都是復式記賬,顧硯書確信,依照溫清霄的聰穎,負責報社這麽些時日了,應當也已經學會了復式記賬的方法。

溫清衍若真是想要學習這復式記賬,完全可以去問溫清霄。

現如今與他這樣說,不過是為了給出一個將戶部的賬目交給顧硯書的理由罷了。

顧硯書是個聰明人,幾乎一耳朵便聽出了溫清衍的弦外之音。

當即,便與溫清衍交換了一個彼此都懂的眼神:

“既然溫大人開口了,本殿自然沒有藏私的道理。”

不過溫清衍剛剛有一句話倒是沒有說錯。

近來戶部換了不少人下去,現如今為了讓新上任的官員能夠盡快掌握戶部以及國庫的情況,這些日子戶部的人也的確在整理往年的賬目。

這倒也方便了顧硯書現在的查看。

顧硯書先是翻看了一下戶部今年的賬冊。

不得不說,因為水泥路的關系,戶部今年的業績可以說是十分漂亮。

顧硯書光是看著賬冊上面所記錄的,相較往年增長了多少多少的數據,都能看出戶部官員今年的喜悅。

今年的賬目因為溫清衍的關系,看著倒是也沒有太大的問題,顧硯書也不過是略微的翻看了一下,便將其放下,拿起了戶部往年的賬冊。

都說沒有對比便沒有傷害,用來形容現如今顧硯書所看到的賬冊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是略微翻看了兩頁,顧硯書便覺得以前的戶部尚書被他與溫清衍聯合拉下馬,並不冤枉。

就這賬目做的亂七八糟不說,其中還有不少語焉不詳的地方。

顧硯書不過是大致掃了一眼,便能看出其中大致有三分之一的銀錢去向成謎。

顧硯書臉上的嫌棄可謂是十分明顯,讓溫清衍想要忽略也難,溫清衍也只能地咳了一聲,低聲屆時道:

“咳……往年的賬目的確較為混亂,下官已經命人重新整理了,只是時間略有些匆忙,還未拿出結果。”

“歷史遺留問題,與溫大人無關,溫大人不必如此介懷。”

顧硯書也知道這賬目混亂與溫清衍並無太大的關系,只略微擺了擺手,讓溫清衍不必放在心上。

隨後又抽出了幾本賬冊,大致翻看了一下。

雖然以前的賬目十分混亂,但顧硯書依舊從中提取出來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說這天齊的稅收制度。

與其他國家一樣,在溫清衍提出“開源”之前,天齊國庫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便是國庫。

除了這商賈往來貿易之間產生的稅費,最大的一筆收入,便是來自老百姓的人頭稅。

看到這一點時,顧硯書下意識皺了皺眉,臉上的不贊同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