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就這?

時光影訊確實在拓展業務,推出了實時票房統計,以及基於口碑、排片的票房預測……

當然,票房預測因為大數據還不成熟,所以,現階段還在內側。

插一句,大數據算法這一塊運用到了很多高等數學,很有利的反駁了韓憨的那句‘我之前認為數學學到初二就夠了,不好意思,我錯了,其實學到初一就可以了。’

還有一堆人追捧:學數學沒啥用,買菜難道還用得上微積分?

所以,韓憨牛逼啊,從小就看出自己將來的工作那麽沒有技術含量了!

大數據、人工智能,推動社會進步,哪一項離得開數學?

時光影訊推出票房預測功能的時候,首席執行官鄭志昊直接@韓憨,說了句:你可以選擇不學習,也可以選擇思考,正是那些少數不斷思考的人,推動了我們整個文明的進步。作為公眾人物,少踏馬說一些屁話!

沈林也科普了一個名詞:達克效應,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簡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脹。我很討厭物理,但我再討厭,也有那麽一瞬,好奇量子力學。

……

飯桌上,沈林跟寧昊還在討論大數據算法。

“大數據這麽有用?”

“比方說票房預測,根據走勢、上座率、口碑、排片、預售等規律來的系統算法,這些都用到了大數據!”

旁邊的新茶,不是是古麗娜好奇問:“什麽叫大數據?”

“這麽跟你說吧,去年明蘇達州發生一件事,一位氣勢洶洶的老爸沖進Target的一家連鎖超市,質問超市為什麽把嬰兒用品的廣告發給他正在念高中的女兒,但非常打臉的是,這位父親跟他女兒溝通後發現女兒真的懷孕了。”

“為什麽會把廣告發給她?在大數據的世界裏,事情的原理很簡單——這位姑娘搜尋商品的關鍵詞,以及她在社交網站所顯露的行為軌跡,使超市的營銷系統捕捉到了她懷孕的信息。這就是大數據推算!”

“再舉個例子,”沈林補充道:“比方說我喜歡看《功夫》,視頻網站會推薦《武狀元蘇乞兒》、《大話西遊》給我……這也是一種算法,單個的數據並沒有價值,但越來越多的數據累加,量變會產生質的飛躍。”

古麗娜愣了下,笑著問:“那我要是搜索《老千》、《卑劣的街頭》、《月球》呢?”

“那……很大概率會出現《畫皮》或者《獨自等待》吧……”

寧昊大概明白了:“就是數據采集,然後推送?”

“對……”沈林點頭,順便說了句:“其實我也不是很懂,我又不是搞理工科的……”

“電影能根據大數據推算嘛?”

“你覺得呢?”

大林子翻了翻白眼:“電影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人的創意,如果你將人最珍貴的這部分全部仰賴機械和商業上的加減法,當一種電影形態興起時,伊始階段或許不覺得有問題,但當你重復性過高時,這些弊端就會統統顯現。”

“那照你這個理論,好萊塢不應該拍續集!”

“人家是商業電影,追求的就是市場效應,從市場角度和電影角度,本身屬於不同的範疇。”

古麗娜很想接話,但她發現沈林跟寧昊討論的東西,她聽不太懂。

這種時候還是別想著增加好感度了,就安靜看著他說話吧……

記住,一定要用仰慕的眼神看著他,時不時驚訝一下,甭管能不能聽懂……

“從現有形勢來看,電影衰落的趨勢幾乎不可避免,未來的娛樂中心應該是遊戲,或者其他更具備交互性的娛樂形式……”

“比如呢?”

“我不知道,沒準是流媒體,沒準是其它東西,京劇當年那麽強勢,現在也落寞了!”

這個話題打住,沈林看了看古麗娜:“你在這邊還習慣嗎?”

“……我?還行吧,梅根姐挺照顧我的。”

“嗯,學校那邊呢?”

“陳姨讓我考北電……”

沈林撇了撇嘴:“北電……北電也挺好,請假方便。”

……

房間,沈林在看微博……

挺有意思的,馮褲子連發五條微博狂懟網上的言論。

原是新華社的一個記者寫文章噴馮曉剛:“當著觀眾的面幹私活,靠少數媒體的交口忽悠,沒心沒肺地自賣自誇。馮導雖實現了躺著掙錢最容易的諾言,可有影迷擔心地問,若總這麽躺下去,今後還能不能起得來?”

《非誠勿擾2》尚未開拍,就憑著馮導的招牌讓各大名企豪擲植入廣告費6000萬元而宣告盈利了。

戲稱“廣告大師”馮導!

馮曉剛本身就不爽——《我身體裏的那個家夥》上座率、口碑包括單日票房眼瞅著就要反超《非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