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年末

中國拍科幻太難了!

首先是題材,整不好,就沒法過審,沒法過審,意味著電影前期投入,時間、精力全都白費了;

其次是導演本身的能力。

郭凡太少,滕華濤、張番番太多!

還一個個兒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個牛逼——《上海堡壘》很硬,因為有實打實的打外星人!

誰都知道《上海堡壘》是一部科幻背景下的愛情片,那為什麽導演還要強行去強調“硬”,在宣發過程中反復去碰瓷‘硬科幻’的概念?

因為他覺‘硬科幻’是個褒義詞,或者他覺得大多數觀眾認為這是個褒義詞,才會一直往上靠。

真的是,以為中國觀眾不看電影的嘛?

還以為世界是上個世紀,只有大院子弟、特權階級才有機會享用電影盛宴?

看了不說三十年,至少也有二十年的好萊塢科幻片,你以為中國觀眾是只從《流浪地球》開始看的科幻片嗎?

國內適合做科幻電影的太少了!

寧昊也不行,《瘋狂的外星人》就是一部打著科幻名義的荒誕喜劇,還得培養新人啊!

在此之前,郭凡可以先用著……

他的團隊其實也有幾個不錯的副導演。

這個不急……

……

今年賀歲档沒有像去年似的,五大發行方集體硬肛八大院線的戲碼,但依然是幾大片方的內鬥。

博納有《同謀》;

安樂影業聯合劉得華,打造了《風暴》還有一部《等風來》;

華宜有《私人訂制》……

時光傳媒照例兩部電影,《泰囧》還有《重返二十歲》……

不同的是今年多了一個攪局者——旺達影業投資發行了《警察故事2013》!

旺達的產業鏈布局初見端倪,從院線到影視出品……

其實時光傳媒,包括博納都是這麽玩的,全產業鏈布局嘛!

不同的是,時光傳媒還有博納是以內容為主的。

最開始就占據產業鏈上遊,而且打出了名氣!

旺達本身院線占據產業鏈下遊,而且是頭部位置……

中國的電影公司都以“全產業鏈”為驕傲,從制片到發行、放映,最好都有布局,形成所謂“生態閉環”。

好處是你在各個環節都有議價權了,但頗有爭議之處在於,對你自己公司投資的電影,自然也會在自己電影院傾斜排片。

這裏存在悖論。比如:電影公司自己有院線,那如果電影公司拍出爛片,自己家的院線放還是不放?如果制片公司是競爭敵手,下面的院線又如何排片?

比方說《警察故事2013》上映,旺達旗下院線給足了50%的排片,同期上映的《私人訂制》、《泰囧》分享50%……

不過沒什麽用,《警察故事2013》12月24號上映,《泰囧》12月12號上映,首周四天,拿下3.65億的票房,次周票房4.68億——《私人訂制》上映了。

老實說,盡管沈林已經預感到《私人訂制》應該不是《泰囧》的對手,但他還是有點驚訝:《私人訂制》首日6800萬,次日5900萬,直接被《泰囧》踩下;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12月21號,《私人訂制》居然只有4900萬,反觀《泰囧》,單日7400萬!

太殘酷了!

褲子+葛大爺誒,連一個周末票房冠軍都沒撈到,你敢信?

是,《私人訂制》廣告植入過億,等於未上映直接把投資都收回了,但是《泰囧》的植入也有7800萬啊!

聯想筆記本、中國人壽、浦發信用卡、佳能相機、脈動等等……

按照時光電影APP的預測,《私人訂制》總票房應該在4億上下,《泰囧》則是13億出頭……

真的就那句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懶得打!

《私人訂制》好歹拿了四億,至少收回了成本,因為馮氏喜劇余威猶在,再過幾年,觀眾的觀影需求越來越多元,喜劇已經不是觀眾的唯一選擇。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港片風光過後,逐漸淪為小眾。

我們對好萊塢大片的濾鏡也逐漸消失。

面對飛速發展的時代,那些曾經功成名就的導演逐漸跟不上了。

《警察故事2013》成龍+劉火華,故事不錯,但沒了成龍快樂屋,這片子首周五天2.2億,估計總票房不會到4億……

《泰囧》太火了……

延續了去年的《爛片導演》大殺四方的氣勢,最關鍵,《泰囧》的導演又是一新人導演,之前拍廣告的,申奧!

就離譜!

又是一部破10億的喜劇電影。

《泰囧》的大賣直接拉升了時光系旗下的一堆公司的市值,其中時光傳媒市值漲到了2600億,創業板龍頭股!

時光傳媒也對得起龍頭的稱號,隔年一月三號,公布財報,年實現營收175.31億元,凈利潤利潤120億,其中海外利潤超過30億,基本都是參投,主控投資的也有《環太平洋》和《狄仁傑:神都龍王》,後者為時光傳媒帶來8000萬美元的海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