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2頁)

方嘉怡一一打量過去,最後看向方均,方均沖她點點頭。

方嘉怡站起來:“當時是這樣……”

大廳裏安靜下來,只有方嘉怡的聲音回蕩,隨著她的描述,他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談判現場。

——他們見到了一開始咄咄逼人的北漠人,見到了在方嘉怡話語聲中氣勢一點點衰弱的北漠人,見到了舌戰群儒的方嘉怡……

重現後他們才意識到,這場談判遠沒有他們想象中容易,北漠人的來勢洶洶,每一句話背後暗藏無數陷阱,稍不留意就會落入其中,萬劫不復。

但方嘉怡自始至終都是冷靜的,她以攻為守,不懼任何一個陷阱,逼得北漠人不得不後退回守,以致方寸大亂,主動權就這麽一點點被方嘉怡收進掌心。

他們忍不住開始問自己,如果當時在場的是他們,捫心自問,他們能做到像方嘉怡這樣嗎?

不能。

這場勝利是屬於方嘉怡的。

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方姑娘在這方面很有天賦,”聽完關於這場談判的全部過程,沈郁感嘆,“陛下可不能讓她的天賦被埋沒。”

“阿郁覺得,讓她進鴻臚寺如何?”

鴻臚寺,是大桓專門負責外交的機構,裏面的官員與朝廷牽扯相對小一些,主要負責與其他國家對接。

“那陛下還要留她在肅北麽?”留在肅北,是為了攢資歷,若是去鴻臚寺,留不留在肅北影響都不大。

“先等肅北的事結束吧,若真在肅北抓到了潛藏的北漠人,方嘉怡留在那正好。”

沈郁瞬間理解了商君凜的想法,等抓到了藏在肅北的北漠人,勢必要和北漠對接,無論如何,北漠都需要給大桓一個說法,方嘉怡留在那裏,基於這次談判取得的成功,到時候她肯定會被安排進去處理這件事。

“還是陛下想的周到,有了這樣的前提,她再入鴻臚寺,那些大臣也沒什麽好說的。”

想阻止吧,人家實實在在立了大功,就算再不想承認,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商君凜批折子,沈郁無聊地坐在旁邊,隨意翻開一本沒批的,“咦”了一聲。

“怎麽了?”商君凜擡頭。

“陛下之前說的要開設一門有別於科舉的考試,專門選取一些可以入工部的人,辦得怎麽樣了?”

“本來禮部已經在籌備了,今年秋季舉辦,但今年出的事太多了,就減小了規模,只在京城舉辦,選一些人進工部,順便也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改進的地方。”

商君凜將沈郁手裏的折子拿過來,發現上面正是說這件事的。

折子是工部尚書寫來的,詢問具體的舉辦時間,沈郁也是看到這個,才想起還有這麽一回事。

初步定下的有三個日子,分別在九月、十月、十一月,現在九月已經過去了,能選擇的只有十月或者十一月。

“如果定在十月,時間來得及麽?”

“規模小一點,來得及,這件事先前已經向民間透露過口風,該準備的估計也準備的差不多了。”

古往今來,沒有哪一個朝代做過這樣的事,科舉是為了挑選入朝為官的人才,但這種考核不同,它相當於只是給了一個官方認可的稱呼,並沒有什麽實權,除了能進工部或者將來新開的與朝廷牽扯不大的某個部門,沒有其他作用。

也因此,這門考試考的重點不在文化程度上,而是某一門手藝,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能參加考試,考試過了也可自主選擇要不要進入工部。

“那就早一點吧,我看工部尚書就差沒明著讓陛下多給他派點人手了。”沈郁都看到工部尚書遞了好幾回折子了,都是覺得工部人手不夠的。

現在工部手裏有錢,也有技術,工部尚書好不容易找到個機會,不作出一番成績出來是不會罷休的。

“行,那就將日子定在十月底吧。”商君凜在折子上寫下批注。

沈郁又翻了幾本折子,看了幾眼不感興趣的放了回去,拿過一旁沒看完的話本接著看。

看到一半,不知想到什麽,沈郁戳了戳商君凜手臂。

男人擡起頭疑惑看向他。

“陛下還記得我們第一次出宮時看到的小話本麽?怎麽後來看都沒看到類似的了?”沈郁單手托腮,眼中盡是困惑。

他的小話本來源基本都是京城流行的,沒道理一本都沒有啊。

“阿郁說的是以我們為原形寫的那個?”

沈郁點點頭。

“阿郁想看?”商君凜神情微妙。

“陛下不覺得寫的挺有意思麽?文采也不錯,說不定我們可以從上面借鑒一些能用的……”

沈郁的聲音越來越低,因為他看到商君凜從旁邊的暗格裏拿出好幾本書,逐一放到他面前:“朕倒是不知道,阿郁會對這個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