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成了潘金蓮(11)(第2/3頁)

這話問得倒讓顏盈有些詫異。就說潘金荷是聰明人,瞧瞧,沒想著讓自己女兒進宮,而是想給女兒找一個好拿捏住,又比較門當戶對的夫君。

顏盈回答道。“李國夫人(銀瓶)生了一個兒子,現年十九,去年的時候娶了他老師家的幼女。”

一聽這話,潘金荷立馬面露遺憾,卻又問潘金鄆:“小弟,你有女兒吧,或者有兒子?”

潘金鄆:“……”

現在還暈暈乎乎的潘金鄆,根本就沒想到潘金荷會問他這個問題。好在他娶的媳婦是個機靈的,當即就道:“好讓姐姐知曉,妹妹與夫君結婚十來載,就只生了一子一女,目前都不到十歲。”

顏盈‘噗嗤’笑出了聲兒,潘金荷也不見羞窘,只跟著‘哈哈’笑了起來。

“沒想到小弟只比民婦小了兩歲,孩子卻這麽晚有。看來敏暉、敏珠的婚事,還要勞煩娘娘多多費心了。”

瞧瞧,就說潘金荷聰明吧,繞了這麽一圈後才說出自己的目的。

倒是一片慈母之心。對於顏盈來說,是一件輕飄飄的事情。好像自從坐上太上皇後的位置,就沒少做那媒婆之事,將宮裏過了花杏之期的宮娥賜婚給上了年紀,因為各種各樣原因耽誤成家的將士。

想到此處,顏盈抿了抿唇瓣,倒是答應了下來。

“好啊,本宮會幫潘國夫人好好尋摸的。”

“潘國夫人?”潘金荷又是眼前一亮,難掩興奮的道:“這是娘娘給民婦的封位?”

“對啊,潘國夫人。”顏盈笑彎了眼睛,顯然心情變得極好。“這是本宮給金荷的封號。至於鄆哥兒,好歹是當今天子的親舅舅,當得一句國舅爺的稱呼。”

冷不丁被提起,潘金鄆還能怎麽著,只能露出憨憨的笑容,拉著武迎兒並一雙兒女叩謝來自家姐姐給予的恩德。就這樣,二十多年未見面的姐弟妹,以一種詭異的和諧,圓滿的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碰面。

過後,顏盈又在清河縣盤旋,到處閑逛數日,才在宋徽宗快馬加鞭來信的催促下,啟程返回汴京。

返京途中,潘金鄆、武迎兒一家四口,潘金荷一家三口,包括銀瓶和她的兒媳婦張氏都跟著一起。

此後經年,與顏盈這輩子算是有所牽扯的一幹人等,都在汴京城這大宋的首都安家落戶。

潘金鄆自幼由寡母帶著長大,在十歲的時候就因為寡母病重,而承擔了養家的重任。

相較於宅鬥班畢業的潘金蓮,潘金鄆無疑更加謹小慎微,最起碼他心中清楚,早年潘金蓮、潘金荷之所以會被賣了,是因為寡母想保證他這個兒子的生活質量。

他們三姐弟妹的爹好歹是位秀才,平日裏靠著抄寫書籍販賣字畫為生。再加上潘娘子林氏極善女紅,日子不說多好,最起碼養三個孩子沒什麽問題。可潘秀一死,過了潘秀才的周年祭,潘娘子就以養不活三個孩子為由,將潘金蓮、潘金荷分別賣了。

當時潘金蓮七歲,潘金荷四歲多,而潘金鄆只有兩歲多。潘金蓮、潘金荷都不怎麽記事了,何況只有兩歲多的潘金鄆。

哪怕說來潘金鄆是既得利益者,顏盈也很難將對潘娘子的恨意轉嫁到潘金鄆身上。

就438的調查,顏盈很清楚的知道,潘娘子賣潘金蓮、潘金荷兩姐妹的銀錢其實沒多少落在潘金鄆的身上。在潘秀才死後不久,潘娘子耐不住寂寞和一個輕浮浪子勾搭上了。

當初賣了兩姐妹後,其實潘娘子是想帶著潘金鄆跟那勾搭上的輕浮浪子私奔,結果輕浮浪子只為了錢財,得手後差點把她給賣了。得此報應後,潘娘子心灰意冷下就帶著剩余的錢財搬遷到了陽谷縣。

這事兒過去二十多年了,基本上沒什麽人知道。438能夠調查出來,還得益於顏盈終於‘想開’,把與潘金蓮一切相關的人和事物都一並兒處理得幹幹凈凈,此方位面世界的小天道欣慰之下,也就給了一分薄面,告訴了438一切顏盈想了解的訊息。

不提顏盈知道這事兒一連串的‘我太陽了哮天犬’的咆哮,只說潘金鄆其實和潘金蓮、潘金荷一樣稱得上小可憐。總之金鄆一家子、潘金荷一家三口的知情識趣,讓趙檀這位皇帝侄兒十分的滿意,甚至幾十年後,顏盈跟著宋徽宗一前一後的離開人世,退位成了太上皇的趙檀在和趙玉翡、趙玉珠兩位同胞姐姐聚會時,還不忘邀請潘金鄆、潘金荷所生的表弟表妹們。

++++++我是逗比小番外++++++

後世某某大學。

“今天我們來講大宋中興之帝宋武帝趙檀。”歷史課上,帶著老花眼鏡對宋史很有研究的教授,站在講台上款款而談。“……而說到宋武帝趙檀,就不得不說到宋武帝趙檀之母,孝全敬皇後……”

“……她是宋徽宗趙佶的第四任皇後,出生貧寒。據《宋本紀——宋徽宗卷》記載,孝全敬皇後潘氏,河北清河縣人士,六歲時家中身為秀才的父親去世,母親苦於無法撫養二女一子,在孝全敬皇後七歲時,分別將孝全敬皇後和堪堪不滿五歲的妹妹潘氏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