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三國之甄宓(03)(第2/3頁)

“三哥已經知道了?”顏盈頓了頓,道:“那正好,三哥文武雙全,還是讓三哥掌管軍權放心一點。”

別看甄堯是個白面書生,相比文采,無疑武藝更好。甄堯也希望當一個能征善戰將軍,而不是坐鎮後方的謀士。恰好,除去蘇清之本身的能力,未來會籌備的幽州軍就缺一個聽話,且能征善戰的將軍。

焦觸、張南二人不是不行,問題是建安九年,鄴城被曹操攻破,袁尚從故安撤退到幽州,投奔袁熙後不久,焦觸和張南就發動了叛變,並指揮軍隊攻擊袁熙和袁尚,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

可以說,如果不是二人太會見風使舵,沒有忠誠可言,說不得袁熙不會那麽早過上逃亡的生活,最終身首異處。

顏盈、蘇清之都知道這一點,也膈應這點。所以沒去幽州走馬上任之前,就打算將焦觸、張南二人排出權利之外,別的不說,絕對不給他們獨當一面的機會。

如此算來,武將方面還真就無人可用,總不可能再去挖袁紹的墻角吧。

咦,好像再挖袁紹的墻角也不是不行,反正已經挖了田豐、沮授,不差武將。

顏盈開始琢磨挖哪位武將的可能性,這時甄堯總算開腔說話道:“宓妃說的,為兄明白。為兄明日先前一步前往幽州,還望宓妃與顯奕盡快啟程。”

——這是答應了?

顏盈笑了笑,“那就委屈三哥先行一步。”

說完話,顏盈又在甄家別院坐了一會兒,才告辭離開。

而等顏盈一走,甄堯就開始打點行為。甄家護衛他安全的私兵,他所掌握的甄家財富,全都折算成銀錢,跟著甄堯一起離開了鄴城。

至於顏盈和蘇清之,原本計劃一個月啟程,好有足夠多的時間挖袁紹的墻角。

但是吧,袁紹現在的夫人劉氏,是個能鬧幺蛾子的能人。為了轄制袁熙(蘇清之)的發展,在得知袁紹認命袁熙為幽州刺史後,本著新婚燕爾一定不忍分離的心思,提出讓顏盈留在鄴城侍奉她的這位嫡母。

這......還真不好處理。三國時候可沒有科舉制度,一般都是舉孝廉或舉茂才。

舉孝廉,即孝子廉吏。舉孝察廉原為察舉二科,漢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即舉孝舉廉各一人。

在兩漢通常的情況下,孝廉則往往連稱而混同為一科。孝廉一科,在漢代屬於清流之目,為官吏晉升的正途。被舉人的資歷,大多為州郡屬吏或通曉經書的儒生。

漢武帝以後,迄於東漢,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對漢代政治影響很大。

舉茂才,察舉歲科之一‘秀才’,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茂才。

東漢光武帝建武時候,曾下詔令:三公舉茂才各一人。

意思是說:監察禦史、司隸、州牧,歲舉茂才各一人。此後才為歲舉,往往與“孝廉”並稱,表明其重要性。不同之處是,“孝廉”為郡舉,“茂才”是州舉,所以數目是後者少、前者多。

(以上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謀士沮授便是舉茂才出生,而顏盈這輩子的三哥甄堯則是舉孝廉出生。論長幹,還真比不上人家沮授。可惜遇到了袁紹這個剛愎自用的主公,未得重用。

扯遠了,總之從舉孝廉這樣選拔官員的制度就可以看出來,重孝道。劉氏不是袁熙的親娘又如何,占著嫡母的身份,直接開口讓兒媳婦留下來侍奉她,在道義上還真就沒法拒絕。

顏盈左思右想,幹脆就花費了一周的時間,讓劉氏好好的明白‘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貴女是怎麽伺候人的。

效果很好,十分的好。反正顏盈伺候了劉氏一周,就讓劉氏水深火熱了一周,更讓劉氏明白什麽是有苦說不出。為了避免往後的日子再繼續水深火熱下去,沒等蘇清之開口說要離開鄴城,劉氏就開始展現身為嫡母的風範,連連讓顏盈回二房打點行裝,免得耽誤蘇清之到幽州走馬上任。

“嘖,你說這劉氏,可真是......”回了二房,顏盈連連嘖嘖的埋汰道:“早幹嘛去了,非得吃大虧才明白有些人,不是好欺負的。”

“一切都準備妥當了?”蘇清之問了一聲顏盈,得到顏盈很肯定的點頭作為回答後,蘇清之又道:“那好,今天早點休息,明兒我們就向父親、母親辭行。”

“OKK!”

兩人自是分別睡下,到了第二天,兩人都起了一個大早。先去給袁紹辭行,最後再向劉氏、袁尚告辭。這回無論是誰,都沒有假意留人,特別是劉氏只恨不得放爆竹歡送瘟神。

嗯,瘟神特指顏盈。

說她可惡,可你抓不到她一點的錯處。

只嘔得一周都飽受她折磨的劉氏,差點吐血身亡。如今瘟神總算走了,可不得放爆竹歡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