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萬貴妃傳(20)(第2/2頁)

顏盈選擇尊重女兒的意見,自然就沒了伴讀不伴讀的事兒。

***

時間過得很快,轉瞬來到開化十一年(公元1474年)。

這一年,是歷史上朱見深發現處於冷宮之中的淑妃紀氏,所生子嗣朱祐樘六歲的時候。根據後世流傳的史書記載,說是朱見深感嘆自己無子,然後當初隱匿不報紀氏身孕的太監張敏就說冷宮之中的紀氏生了一子,朱見深並不是沒有兒子。

後來,朱見深將朱祐樘從冷宮接走,五月冊封為太子,六月紀氏暴斃。‘江湖’皆傳是萬氏吩咐人用白綾勒死的紀氏。

這點無從考證,先不說,但是朱見深感嘆自己無子,完完全全是屁話,後人杜撰。朱祐樘出生後到六歲,宮裏是沒有皇子出生,但是公主可出了兩名。

仁和公主和永康公主。

沒有兒子出生只能說運氣使然,真要是萬氏動手,絕對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再者說了,朱祐樘以後的興獻王朱祐杬到申懿王朱祐楷,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生一名皇子,這是善妒?

像顏盈這種,將朱見深牢牢攥在手心,闔宮就只有她一個女人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妒。

不過說到這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出生的朱祐樘,就不得不說晚景淒涼的孝康敬皇後張氏。她公元1471年(成化七年)出生,目前已經四歲了。

未來嘛,不知道會不會進宮,但是正宮皇後娘娘的位置肯定是沒了。畢竟開化元年出生的朱祐楷,目前堪堪滿了十一歲。在後世七歲的年齡差沒什麽,可是在古代,就是天壤之別,倒是有妃位逆襲成太後的。

比如說已經仙逝的周皇太後,她是走大運,生了明英宗的皇長女以及皇長子。可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嫡後無子,才會按照立長制立了朱見深為太子,周皇太後才會因子做上皇太後的寶座。

這種機率很小,何況顏盈又不是吃素的。就算張氏還是選秀入宮又如何,有顏盈在,顏盈只怕第一時間就會徹底絕張氏生育的可能性。

沒辦法,誰讓朱厚照頑劣不堪,誰讓張氏是個標準的扶弟魔,還是法外狂徒版本的扶弟魔。她的一切都建立在生了朱厚照這麽一個兒子上,沒法生自然就什麽都沒了。

正是基於此,顏盈就選擇順其自然,任由張氏如同歷史上那樣長成。

很快,到了成化十八年,堪堪滿了十八的朱祐楷大婚,妻子很出人意料,不是通過采選娘家子的方式選的皇後,而是以古禮娶了李賢之孫女李珍,徹底打破朱元璋為了預防後宮幹政,往往采選民家良家子充盈後宮的規矩。

事實上,這樣的規矩,其實並沒有有效的杜絕後宮幹政。這麽說吧,眼界兒小的女人,比如周皇太後,胡攪蠻纏下來簡直讓人頭疼死。

也就顏盈知曉怎麽遏制住周皇太後,不讓她蹦跶得更歡,換了另外一個人,比如說歷史上的萬貞兒以及歷史上有口吃毛病的朱見深,早就被周皇太後鬧得腦袋疼,最終讓她達成只有她與明英宗合葬,錢皇太後單獨一旁待著的野望。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采選民間良家子充盈後宮,後妃都從選出的選秀,根本就無法有效的杜絕後宮幹政。就像東西廠最初建立的原因是為了遏制朝廷鷹犬錦衣衛的權力,結果反而宦官亂政。

正是居於這樣的原因,所以顏盈說動了朱見深,精挑細選為朱祐楷選了這麽一位皇後。而出身名門的李珍也不負顏盈的期望,嫁給朱祐楷後,與朱祐楷琴瑟和鳴,成了一代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