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宋:聖全皇後(23)(第2/2頁)

趙禎:“......朕不是那個意思,朕只是想說......”

“不是這個意思,又是哪個意思?”顏盈直接翻白眼:“得了,官家還是放寬心,由著太子吧。太子九歲時才跟著臣妾回宮,官家怕是沒有臣妾了解太子的脾氣。太子啊,你不順著他的話,估計會把天捅破。”

趙禎:“當初就不該同意太子學武。”

“這是學武的原因嗎?”顏盈沒搞明白趙禎的腦回路,哭笑不得的道:“學武為了什麽,為了強身健體。太子的脾氣本身就那樣,可跟學武沒什麽關系。”

趙禎沉默不語,顯然在思索。

顏盈又道:“官家無非是因為曹氏的事,對於將門世家有了心裏陰影。對此,臣妾只想說官家多想了,曹氏只是特例而已。一般將門世家的女兒都挺豪爽,真·文武雙全,可不是面甜心苦的曹氏能比的。”

楊家從楊業投宋,到楊幼嬋這一代,已經是歷經五代。祖父祖母乃是楊宗保、穆桂英,曾祖父曾祖母則是楊延昭與柴郡主。楊家四代忠良,每一代都為大宋征戰沙場,像西夏第一次南下入侵,便是佘太君率領十二寡婦出征,最終趕走西夏。

仔細想想,倒真的比百官壓著趙禎娶的曹氏所屬的‘真定曹氏’好到不知道哪裏去。最起碼真定曹氏號稱將門世家,卻不如楊家將來得赫赫有名,在歷史上都留下了濃厚一筆。

顏盈頓了頓又道:“反正臣妾自認沒有那個本事,讓太子打消‘抱金磚’的想法,要是皇上有本事,不妨喚來太子好生說說。說不得太子真會如官家的意,選了士大夫家的姐兒做太子妃呢!”

趙禎轉而看向顏盈,眼神哀怨。

很明顯的意思,就是你這個做親娘的都沒法說動太子,難道他這個做父皇的就能說動。更別說趙禎性格軟綿,很多時候都是無能狂怒,還沒有顏盈來得強硬,趙曉這個刺頭兒,能理他才怪了。

顏盈就笑:“所以呢,就讓太子‘女大三抱金磚’吧。反正太子身體兒倍棒兒,楊幼嬋從小就跟著楊將軍舞槍弄棒,身體自是不錯的。應該...臣妾是說,娶了楊家姐兒,應該不會像官家這樣為了子嗣吃了不少的苦頭。”

廣納嬪妃,廣灑雨露也挺累人的。俗話不是說了嗎,沒有耕壞的田,只有累死的牛。雖然趙禎於國事上挺廢的,但於女色方面還是挺努力的。

想想看,歷史上光是記名的夭折子嗣都有子三,女十三,可想而知為了後繼有人,趙禎有多努力。

如今看似心態平和,能夠隨緣的表示自己不差子女,不怎麽愛往後宮走。可不是趙禎自覺年齡大了,應該修身養性的緣故。

本質上,趙禎挺軟綿的,反正說不過顏盈,更加說不過有一肚子歪理,偏偏特別振振有詞的趙曉。最終,趙禎成功被顏盈說服,甚至第二天就下達了賜婚聖旨,將楊宗保之孫女,楊文廣之女楊氏,指給趙曉,等趙曉及冠後就大婚。

確定了太子妃人選,趙曉在顏盈暗中幫襯下,開始了作天作地,不對,是整頓軍紀肅清朝政的日常。這一日常,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來自以士大夫為主的文官們的阻撓。

不過好在趙禎有病了,而且還是病榻纏綿的那種。遠遠達不到歷史上因為無子而精神出現問題的程度,但無法處理政務是真的。所以公元1045年(慶歷五年),趙曉年滿十六及冠之時,趙禎居然宣布禪位,居太上皇上,去了太湖別苑養身體去了。

顏盈沒跟著,主要是趙禎突然搞了這麽一下,要先主持禪位大典。禪位大典結束,又要忙著籌備趙曉的登基事宜,然後分封弟弟妹妹,再然後才輪到大婚。

可以說公元1045年這一年,簡直忙壞了,到公元1046年春才算忙完。公元1046年夏,登基為帝的趙曉才將現年已經二十的楊幼嬋以皇後之禮娶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