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2/2頁)

以至於他們不住的抱怨,當年美國為什麽要在二戰結束後執行歐洲復興計劃(即著名的馬歇爾計劃),讓歐洲一窮到底難道不好嘛?即便要執行,限制下他們的工業發展就不行嗎?現在好了,歐洲被美國拉扯起來,反過來就搞出個空客反咬一口。

也就是美國人不知道白眼狼、忘恩負義這些包含東方智慧的詞語,不然妥妥的扣在歐洲人的頭上。

不過抱怨也好,郁悶也罷,既然有了對手,美國的航空巨頭們自然不能等閑視之,打擊它,幹掉它,甚至兼並它就成為美國的航空巨頭們一致的目標。

如此纏鬥多年,美國的航空巨頭們也沒找到什麽好機會,反倒是讓歐洲在航空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民用的空客不用說了,法國的幻影系列以及英、德、意聯合研制的“狂風”戰鬥機同樣令急於傾銷F-16、F-15的美國航空軍工企業咬牙切齒。

本以為如此格局還要等上數年才能打破,沒想到一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事故,一下子就把僵持許久的局面破開一道細小的縫隙。

無人機,哪怕在美國的航空巨頭們眼裏不入流的東西,那也是實打實的航空工業產品,如果能利用無人機的優勢占領歐洲,美國的航空巨頭們就會有一百種手段,把歐洲航空工業折騰個底兒掉。

正因為如此,這一次H公司進軍歐洲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