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航空設計大師(第2/2頁)

剩下的0.5個則是殲-11系列研發團隊,因為還需要依靠俄國的技術輸出,因此這個團隊的獨立性稍弱,只能算半個。

然後……然後就沒有了。

國內不是不想多培養幾個,問題是這種事情沒有個十年、二十年的苦功連個水花都翻不起,就別說成效了,因此國家即便加大這方面的扶持力度也只能靜靜等待。

如此情況下,專家們也只能哀嘆中國騰飛的不幸,空有一身本身,沒有核心團隊和大師的引導,終究只能在戰鬥機這個領域做個默默無聞的配套。

這不單單是中國騰飛的不幸,何嘗不是整個國內航空工業的悲哀?

然而在此時此刻,隨著湯莉莉將FC-23重型艦載戰鬥機的三維圖展示出來,在場的無論是專家組的專家還是海軍的領導和首長,都在心底裏冒出一個震驚無比的想法,那就是他們今天極有可能見證國內另一位航空設計大師以及圍繞這位大師的那支研發團隊的誕生。

之所以有這種想法,原因很簡單,屏幕上的FC-23完美的將中國騰飛猶如精神分裂的保守與創新完美的整合在一起,並在形成一個極具現代感的平衡點。

試問,沒有大師的提綱挈領,沒有利害團隊的穿針引線怎可能做到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