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驚艷日本(第5/5頁)

落後就要挨打,對於身邊的這位鄰居,必須保持敬畏之心,發掘別人的優點,吸收之後為己所用。

他們也經常去洋食和日食餐廳觀光切磋,時候長了,也都熟了,會切磋手藝,互相交流,大家夥現在日語已經完全能應付日常溝通了。他們還結交了料理學院的朋友,代表桃李中餐廳去日本料理學院演講,去學習日本料理學院的運作模式並做記錄。

顧舜華經歷了這一切,把這些寫到信裏,寄給自己的父親,希望父親能把日本料理學院的模式學習起來,運用在中國飲食公司的培訓中。

太過充實的日本生活,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就這麽結束了。

回國前,王子大飯店負責人對他們的工作非常滿意,給予很高的評價,幾次誠懇地進行挽留,甚至給他們高出了翻倍的高薪。

不過大家夥已經歸心似箭了,雖然在這裏掙錢,但是錢掙多了,也沒什麽感覺了,反而是兩年的離別,更加渴望和家人團聚。

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發達看多了,也會覺得累,覺得周圍太過喧囂,甚至有時候覺得人情味好像少了一些。

這裏再好,也是他鄉。

這時候他們就格外想念自己的祖國,想念上下班高峰期的自行車大軍,甚至想念巷子裏的叫賣,墻根底下壘著的大白菜。

同行中,大部分要離開,只有一兩個沒成家的,覺得可以留下。

陸問樵也是打算回去,大家一看,就打趣說:“你反正沒結婚,回去幹嗎,在這裏找個日本媳婦多好?”

陸問樵慢騰騰地道:“我要是找個日本媳婦,會被我家老爺子打斷腿。”

大家都哈哈笑起來。

其實陸問樵這個人挺冷清的,但是相處久了,其實也發現人還不錯。

馬上要過去了,大家便開始歸心似箭了。

回家這個事就是這樣,沒指望的時候也就認命了,現在馬上就能回家了,看到希望了,大家便急迫起來,仿佛恨不得馬上回去。

而買東西成了這個時候的一件大事。

剛來的時候,大家買過不少,後來工作忙了,也就是偶爾幫朋友買點什麽寄過去,除了顧舜華這種有孩子的,大部分時候不會買什麽,畢竟這裏東西貴。

現在要回去了,工作了兩年,大家兜裏也有錢了,便開始忙活起來,想多買點。

不買的話,回去後可是再也買不到了,大家抱著這個想法,就格外舍得花錢。

比起大家夥,顧舜華倒是沒太多要買的,這兩年時間,她像螞蟻搬家一樣,看到合適的就買回去,托人想辦法寄回家,已經給家裏添置了松下雙標的收錄機,日立彩色電視機,愛華的隨身聽,三洋的洗衣機和日立的雙門冰箱等。

給父母家人買了衣服,羊毛衫,大衣等,還給自己哥哥弟弟以及任競年都買了一些英文書,國內也很少見到。

至於孩子的,除了最初的衣服文具,她主要是買了一些以後要用的書,以及兒童用藥,當然還有電動玩具什麽的。

這兩年時間,工資一個月四千多,大家吃住都是公司解決,個人不需要花錢,掙了錢主要是寄回家和購物,這種情況下,節省的可能攢了八萬,她只攢下六萬多,不過值了,日本的這些家用電器是真得好,至少能用一些年頭。

也許有一天那些東西注定成為老古董,但在接下來的十年內,應該還是好東西,這就值了。

所以當別人瘋狂地掃蕩,這也想買那也想買的時候,她反而比大家悠閑,開始看看買一些小禮物,巧克力糖果什麽的回去送給朋友。

最後終於,到了離開日本的那一天。

來的時候忐忑茫然,期待激動,這兩年時間,大家只要稍微閑下來,就想著回去,但是現在,要離開了,突然舍不得了。

到底是工作生活了兩年的地方,這裏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環境,其實都很好,很讓人不舍得。

臨走前,大家難舍地和日本同事告別,又和前來送行的日本友人說了再見,各自留下聯系方式,約好了經常聯系。

為時兩年的日本之行終於結束了,兩年的時間,大家接觸了很多,也學習了很多,更收獲了很多。

飛機飛行在萬米高空,看著窗外的藍天,顧舜華壓抑不住期待的心情。

當飛機降落,她就將看到闊別很久的親人了。

自從上次探親後,差不多十個月沒見孩子了,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又長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