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康平王元宵節遇刺之事,不過半日便傳遍朝野。

大理寺、刑部、兵部等一系列的相關部門都自覺提前結束休假,火力全開,配合調查此事。

經過對當日擒獲刺客的第一輪審理後,從那些中毒刺客的供詞中得知,他們的刺殺行為竟然與一樁舊案有關。

當年的戶部侍郎林原道及其子林孝忠,因貪汙受賄被革職查辦,待查證確鑿後被午門斬首,陛下念及林原道在朝多年,只命康平王出面查抄罪臣家產,將林家眾人驅逐出京,不禍及性命。

啟明帝沒想到自己當年的一念之仁,釀成多樁禍事。

林原道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林孝忠多年前一並斬首,二兒子林孝遠把家人安置到關外以後,便聯合父親當年朝中舊友,策劃出一起獵場刺殺案,要為父報仇,那件事的結果是,包括林孝遠在內的三十二名刺客皆被康平王一人殘殺殆盡,屍首七零八落。

原以為那件事到林孝遠就終結了,沒想到林家還有個三兒子林孝堂。

他在他父親、大哥、二哥覆滅後居然又暗自遣回京城,籌劃了兩年多,為的就是殺了康平王,為他慘死的二哥報仇。

被擒獲的那些刺客全都認了罪,他們說林孝堂就是罪魁禍首,他策劃了所有的事情。

然而,林孝堂卻不知所蹤。

官兵們將破廟周圍十裏都反復搜查後都沒發現他的下落,整個人就像是突然人間蒸發了一般。

**

是夜。

禁軍剛剛巡查過的禦花園深處,一個手持拂塵的太監從假山後探頭,左右觀望了一下,又熟練且迅速的把腦袋縮了回去。

過了一會兒,靜謐的夜裏傳來一陣細微急促的腳步聲。

那太監聽見腳步,躲在假山中發出一記怪聲,穿著鬥篷的身影微頓後便循聲找去,很快找到那處假山鉆入。

鬥篷帽子卸下,是個容貌姣好的年輕姑姑,那與她接頭的則是啟明帝身邊伺候的大內總管羅公公。

兩人碰頭之後,羅公公竟一把將那年輕姑姑抱在懷裏,貼著人家的身子好一番慰藉,那年輕姑姑背靠假山石任他施展,等他夠了以後,才扶了扶發髻,一邊整理衣裳一邊問:

“娘娘問你打算怎麽處置天牢裏那些。”

羅公公意猶未盡,還想再來一回,被那年輕姑姑眼神警告拍開了手,他這才回道:

“都交給我處理,叫娘娘放心。”

年輕姑姑輕聲斥道:

“你總得說出個具體章程吧,娘娘那邊等著回話,我總不能回去一問三不知,你也替我想想。”

羅公公應了聲,卻沒後話,年輕姑姑不禁推他催促:“說呀。”

“那你先說說,娘娘什麽時候把你賞我做對食?回回這樣偷著來,不盡興!”

年輕姑姑暗道你個閹人還要怎麽盡興,不過心裏這麽想,嘴上卻不能這麽說:

“你不盡興,我還不盡興呢。可咱們當奴才的命都在主子手裏,不辦好主子交代的事兒,哪裏就能如願了。你不說便罷了,左不過回去被娘娘打一頓,我皮糙肉厚,經得起。”

兩人暗通款曲多時,羅公公的胃口一直被吊著,對這年輕姑姑還是相當愛惜的,見她不高興,趕忙哄道:

“哎喲,這話說的。跟了我,還能叫你再受委屈不成。”

年輕姑姑破涕為笑:“那你說呀!”

“這件事沒別的辦法,只能盡數推到姓林的身上。”羅公公說。

年輕姑姑問:“不是說沒找著他人嗎?萬一他不認,供出主子怎麽辦?”

“不會!”羅公公斬釘截鐵的說:“那日宣寧候入宮與陛下暗談多時後,主子就覺有異,叫我給姓林的和他那些部下下了劇|毒,為的就是殺人滅口。他的那些部下在被擒回天牢的路上就死了,姓林的又不是大羅神仙,中了穿腸毒|藥還能活?”

年輕姑姑不解:

“姓林的部下都死了,那天牢裏審的那些刺客又是……”

“這就是我的高明之處了,我早就想好後招。原本那些都是死士,被抓絕不能活,不過這回,我讓他們活!活著指認姓林的,這樣陛下那邊能交代,也不會連累到主子。”

“要真不連累才好。”年輕姑姑憂心忡忡。

羅公公不安分的手又在她心口摸了幾回,聞著手間余香道:

“人都死了,死無對證。況且,那姓林的本就沒見過主子,都是我在與他們聯絡,他就算活過來,指認的也只會是我,主子不必擔心。”

年輕姑姑將第二次被揉亂的前襟衣裳整理好,又說:

“天牢裏那些你真打算讓他們活?”

羅公公面露陰狠笑容:“我讓有什麽用?閻王他不讓啊!”

年輕姑姑得到他的肯定回答,終於放下心來,戴上鬥篷就出了假山著急要走,被隨後趕來的羅公公拉住:

“這麽急做什麽,我話還沒說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