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賀平樂已經快一個月沒看見師父了,她日日到隔壁私宅中報到,可師父不在,連福爺爺和韓統領也不在,總覺得到處空蕩蕩的。

她知道師父是在處理刺客的事情,不用刻意去打聽都能聽說一點康平王與刺客的二三事,可見鬧得挺大。

賀平樂幫不上師父的忙,只能在外面幹等,默默期待師父早點處理完事情回來。

不為別的,只因近來她閑在家中,老夫人邱氏有點蠢蠢欲動。

之前邱氏按捺著不管,是因為賀嘯天對她說賀平樂在跟康平王學本事,邱氏沒有理由阻止,但賀平樂在元宵燈會被刺客綁架還受傷的事被邱氏知道了。

邱氏覺得一個姑娘家遭遇這些事情,除了事情本身之外,姑娘自己也有問題,按照她的那套說法,姑娘遭遇這些完全就是因為三個字——沒規矩!

恰逢康平王一個多月沒現身,邱氏就向賀嘯天提出要把賀平樂帶在身邊,一來可以教她些京中貴圈的規矩,二來也能讓賀平樂多交一點同齡的朋友。

賀嘯天雖然覺得身為他的女兒學不學規矩不重要,但要是能多交些同齡的朋友還是好的,便應了邱氏的提議,讓她把賀平樂帶在身邊增長見聞。

賀平樂剛開始還以為邱氏要借機為難她,不過跟著邱氏出門赴過兩回宴後,發現邱氏真的是想教她些待人接物的禮儀。

不過那些禮儀太繁瑣了,貴夫人見面之後,互相吹捧寒暄的時間,賀平樂都能吃兩碗面了。

而貴圈的社交不僅僅是見面寒暄,進門之後,哪家夫人坐在哪個位置又得互相謙讓半天,但實際上那些位置都是主家安排好的,只是不能明著說‘你身份低,你坐後面’這話,客客氣氣地把人送到各自匹配的坐席位次也能體現主家夫人的本事,那得有高超的話術和心術。

賀平樂對這些實在不感興趣,因此每回都興致懨懨。

邱氏這個人非常喜歡社交,範圍也很廣泛,基本就是收到請帖,只要時間沒問題她都會去。

這個習慣從老侯爺在世時就開始形成,因為老侯爺也是這麽個性子,喜歡湊熱鬧,夫妻倆一個月也就幾天在府裏吃,其他時候要麽在東家,要麽在西家。

老侯爺去世後,宣寧候府面臨降爵,邱氏才消停兩年,等後來賀嘯天在戰場立下軍功,為宣寧候府掙到了更大的排面,邱氏在社交這件事上可就牛|逼起來了。

就算現在上了年紀,在府裏待著她不是這裏疼,就是那裏不舒服,但只要一出門,頓時精神矍鑠,生龍活虎。

賀平樂這個在家躺平慣了的年輕人,有時候都有點跟不上邱氏的步調。

好比今天,奉恩公夫人近來新得了一對琉璃花鳥瓶,便想舉辦一場小宴請平日交好的夫人們一同賞玩,邱氏也在邀請之列。

賀平樂作為邱氏近來赴宴的固定陪客一同出席。

雍容華貴的夫人們好一番寒暄謙讓後終於落座,奉恩公夫人趙氏坐在主家位上,邱氏在她的左手邊的客座,賀平樂在邱氏身旁。

像這樣老夫人身邊坐個小姑娘的搭配屬於常見,畢竟都是當娘當祖母的年紀,誰家沒個要帶出來見世面的小輩?

正因有不少小輩在場,賀平樂才覺得自己不算太突兀。

奉恩公府的人把今日宴客的主題推到宴會中間,一對晶瑩透亮的黃色琉璃瓶呈現在眾人眼中,琉璃瓶上特意燒成色彩斑斕的花鳥圖形,看起來新潮又別致。

果然,紅絨布一掀開,宴會中的贊美聲絡繹不絕,奉恩公夫人很是受用,便興致頗高的與眾人說起了她得到這對琉璃瓶的心路歷程。

這種借瓶炫富的行為屬實有點上頭,賀平樂聽了幾句就沒什麽興趣了,幹脆坐那兒吃東西。

吃完一顆蜜桔還想再拿第二顆的時候,邱氏不動聲色按下她的手,把茶杯推到她面前,意思讓賀平樂別吃橘子了,改喝茶吧。

賀平樂明白邱氏想告訴自己在人家做客,連吃兩個橘子不禮貌,便聽話的默默喝茶,暗自祈禱奉恩公夫人的凡言凡語能快點說完,因為賀平樂真的不想知道奉恩公夫人的丈夫,奉恩公本人因為她說的一句無意之言,便花費了幾條大船,經過多少地方,遇過幾次水賊,然後歷經千難萬險才把這對琉璃瓶送到她手上的。

並且賀平樂敢肯定,絕對不是她一個人有這種不耐煩聽的消極想法。

其實奉恩公夫人與其講這種夫妻恩愛的段子,不如講講她怎麽收拾奉恩公納回府的十八房小妾的事情,要是講這個的話,估計大家就一點都不會困了。

終於,奉恩公夫人也察覺出大家的情緒,見好就收。

坐在她身邊的是奉恩公府的幾位小姐,其中宋七小姐賀平樂見過,那日撞船落水的人裏也有她在。

奉恩公夫人命人上來茶點給大家享用,有心叫這些家世相當的小輩們認識認識,便叫宋五小姐領著女孩們去花園裏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