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勤政殿外,皇後嚴氏與信國公嚴燾跪在殿外,請求陛下釋放太子無果。

秦硯從他們身邊經過,點頭與二人致禮後便被宮人請入殿內。

信國公放下抱拳回禮的手,與皇後對視一眼,姐弟倆早已對啟明帝偏愛康平王之事見怪不怪。

此時太監出來傳話:

“皇後娘娘,國公爺,陛下請二位不必再跪,回去吧。”

“可是……”

嚴氏還想說話,被信國公按住,他對皇後搖了搖頭,而後起身,將欲言又止的皇後扶起,姐弟倆相攜離去。

殿內,秦硯站在屏風旁,看著皇後與信國公離去的背影出神,啟明帝出聲喚回他:

“入宮來作甚?你不是不要朕管你的事?”

秦硯回神上前辯解:“臣弟沒說過不要皇兄管我。”

啟明帝冷哼一聲:“哼,公然抗旨,拿先帝遺詔壓朕,還需要你說出來嗎?”

“反正我沒說過。”秦硯來到龍案旁替啟明帝研墨。

啟明帝看了一眼,也沒管他,沉默好一會兒後,秦硯開口:

“臣弟今早去了宣寧候府,宣寧候已然應承下我與平樂之事。”

啟明帝毫不意外,應聲道:“那你得償所願了。”

“多謝皇兄成全。”秦硯說。

啟明帝輕叱:“你喜歡,朕能如何?全京城那麽多大家閨秀,飽讀詩書,文武雙全的不在少數,你偏生要了個她。”

“平樂很好,她……”

啟明帝打斷秦硯的解釋,說:“你覺得好就好,不必與朕解釋。”

“是。”秦硯應聲後,便繼續研墨。

看著啟明帝龍案上堆積如山的奏折,奏折分為兩種顏色,一種是直呈大事的明黃奏折,另一種則是六部民生之類的淺黃奏折,從前龍案上的奏折沒有這麽多,而且以明黃色為主,淺黃色的奏折大多在監國太子那兒已經處理完了,剩下幾張太子不能抉擇的才會呈送到龍案上來。

現如今,眾所周知的原因,太子被軟禁,這些六部民生的折子,皇帝不安排心的人去批閱監管,那自然而然都會落在龍案上。

秦硯從西域回京後,每回入宮都將啟明帝的辛勞看在眼中。

“既然你意已決,就別拖著了,早點成親定下來。”啟明帝一邊批奏折一邊說。

秦硯點了點頭,目光在他斑白的兩鬢上打轉。

墨磨好之後,秦硯放下墨條,說道:

“今日入宮便是為著此事,臣弟便不打擾了。”

啟明帝問他:“這時辰了,不留下用午膳?”

秦硯搖頭:“不了,還有事。”

啟明帝了然,笑道:“喲,這一刻不見都不行了?”

不禁感慨年輕好,可以肆無忌憚的去喜歡,去愛一個人。

秦硯沒有解釋,只是淺淺一笑算是默認,行禮告退,走出宮殿。

**

景陽殿中,皇後嚴氏將一只汝窯青瓷瓶摔在地上,瞬成碎片。

大宮女見狀,往隨之而入的信國公嚴燾看去一眼,嚴燾一個擺手,大宮女便明白其意,趕忙屏退景陽殿中伺候的宮人,自己也退出殿外,將安靜的大殿留給皇後娘娘和國公爺。

嚴燾將腳邊的一大塊碎片踢到一旁,來到皇後身旁,將她拉著坐到鳳座之上,勸道:

“姐姐這是作甚,宮內耳目眾多,萬一傳到陛下耳中就不好了。”

皇後扶額嘆息,心頭仿佛壓著一座大山。

“我知道姐姐心煩什麽,但此事需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信國公說。

然而這句話也不知哪裏惹了皇後不高興,她忽的爆發:

“三年了,還想怎麽從長計議?太子如今身陷囹圄,朝不保夕,康平王在側虎視眈眈,你也瞧見陛下對他的態度,太子危矣!”

信國公在皇後跟前蹲下,安慰勸道:

“姐姐說的這些我豈會不知?太子被困,使我等在朝舉步維艱,可陛下寵信康平王也不是一日兩日,姐姐就算把東西全摔了,又有什麽用呢?”

皇後也知道沒用,正因為沒用,她才越發生氣。

皇帝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樣心狠,三年了都不能消氣,眼看朝中支持太子之人越來越少,皇後真怕有朝一日地位不保,不甘心被打落雲端。

所以,多年前她就想到把康平王除掉,可康平王身邊暗衛環繞,又豈是那麽好除的,那年冬日年末,她才找到機會,將毒下在了陛下給康平王府的賜菜中。

康平王的飲食起居有福慶照料,絕無可能被人鉆空子,唯有宮裏送去的食物才能直呈康平王當面,而康平王對皇帝毫無防備,又崇敬愛戴,因此皇帝的賜菜他多少都會嘗一些。

這樣既能讓康平王中毒,又能離間他和陛下的關系,因為菜是皇帝派人送去的,康平王就算調查也不能毫無顧忌,那時皇後再將皇帝身邊的關鍵人物收買,大內總管羅公公成了皇後的人,康平王只要查到羅公公身上,那就不難讓他懷疑是皇帝想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