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晉王入京)(第2/3頁)

宣旨完畢,王府管事引著宮裏來的公公去休息了。

晉王一家回了廳堂,要封太子了,這該是喜事,但一家四口沒有一個高興的,畢竟正德帝每隔兩三年就要找借口宣晉王進京,連太原城的百姓都知道正德帝暗藏殺機。

“父王不要去,宮裏有妃嬪懷孕,皇上怎麽可能將皇位傳給您?”

女兒宋沁最先反對道,她今年十五歲了,已經曉得很多事。

晉王妃、世子宋澈也都是同樣的意思。

晉王看眼三人,腦海裏卻浮現出侄子宋池的身影,當年侄子離開時才九歲,恨他怨他,酷似他們兄弟的鳳眼裏浮了淚,只倔強地不肯在他面前哭。可再怎麽怨,他們骨子裏流著同樣的血,侄子十五歲那年,他的人暗中聯系上侄子,如他所料,侄子同意了他的計劃。

相隔千裏,京城的形勢又瞬息萬變,晉王只能給侄子提供可靠的死士與一份官員名單,剩下的全要靠侄子見機行事,包括國舅、安王乃至太子之死,也幾乎全是侄子自己謀劃的。計劃再縝密,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之深淵,失敗了,他固守太原安然無恙,侄子與侄女卻隨時都可能喪命。

如今,伯侄倆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明早我便動身,你們留在王府,等我消息。”

收起聖旨,晉王對王妃三人道。

晉王妃面露擔憂:“王爺……”

晉王擺手,打斷了她的話,起身道:“我還有一些安排,你們不要來打擾。”

說完,晉王吩咐長隨去請他的兩個謀士前往書房。

宋澈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轉身對晉王妃道:“母親,我隨父王一起去。”

晉王妃心頭一緊,王爺與這一雙兒女便是她的命,她管不了王爺,只能讓王爺去冒險,兒子絕不能再去了。

“不行,你父王武藝高強,出了事或許還能掙得一線生機,你去了只會拖累他。”

當年她生兒子時不幸難產,熬了一天一夜才生出來,她還好,兒子卻身子骨弱,只能讀書無法習武,導致王爺將一身好劍法都傳授給了侄子宋池,伯侄倆的感情仿佛比父子還要深。

往事不堪回首,晉王妃沉著臉壓下了兒子進京的念頭。

宋澈違背不了母親,既恨自己無用,又為父親擔心。

王府書房,晉王與幾位謀士、心腹將領一直商議到二更天,總算結束了。

將領們走了,在他離開期間會守好王府與太原城,晉王又寫了一封信,交給謀士,囑咐道:“十日後,我應該已經到了京城,屆時你將此信交到平西侯手中,不得有任何閃失。”

謀士揣測道:“王爺是怕需要用兵,希望憑此信讓侯爺只做壁上觀嗎?侯爺過於剛正,一旦宮中有命,他……”

晉王笑笑,看著窗外濃重的夜色道:“我不用他幫我,只要他替大周守好邊疆。”

他謀劃多年,便是不想大周將士自相殘殺,不想給塞外強敵可乘之機。

冬月初一,黃昏。

宋池進宮拜見正德帝。

正德帝還在裝病,他倒是樂得不用上朝,全部交給內閣處理,每日偷偷宣美人來身邊伺候。其實前幾年他對床事已經有心無力了,今年得了仙丹,正德帝又恢復了昔日的雄風,樂此不疲。

宋池來的不是時候,正德帝興之所至,正寵幸一位美人。

宋池便在外面候著。

寒風凜凜,吹動他的官服衣擺,西天邊上,紅日緩緩下沉,黑夜即將來臨。

視線一轉,落到了四井胡同的方向。

想到過幾日她吃驚的模樣,宋池笑了,那風也不再冷。

恰在此時,內殿裏響起了美人誇張的吟叫。

宋池將手裏的暖爐交給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監,準備進去了。

果然,正德帝一收拾完畢,便要見宋池。

“這麽晚了,子淵所為何事?”正德帝穿著中衣坐在龍榻上,頭發灰白,臉上帶著異樣的紅暈。

宋池垂首道:“稟皇上,臣接到消息,明日晌午晉王便能進京。”

正德帝大喜,問他:“錦衣衛那邊,你可都安排好了?”

宋池:“皇上放心,明日晉王卸刀跨進宮門之時,便是臣等動手之際。”

正德帝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一幕,興奮地跳下龍榻,搓著手在殿裏走來走去。

宋池勸道:“皇上仔細著涼。”

正德帝笑道:“不會,一想到明日就能解決這個心腹大患,朕便全身火熱,倒是你,穿這麽少,怎麽沒披件鬥篷?”

說完,正德帝讓大太監取來他的鬥篷,親自替宋池披上。

宋池拜謝皇恩,低頭告退。

他走了,正德帝興奮得睡不著,夜裏又不能做其他的,便叫人拿出丹藥,繼續與美人顛鸞倒鳳。

次日早上,正德帝頭疼欲裂。

仙師特意送上了他最新調制出來的一顆大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