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第2/3頁)

林秀不怎麽在意這位女同事,因為她記憶裏根本沒這個人,要麽是個不重要的人,要麽她其實和張仲清關系一般。

吳老師不知道她心理活動,和林秀介紹道,“這位是我爸推薦來幫忙指導的劉同志,林秀,你可以和她多交流。”

林秀一時沒想明白,張仲清在鋼鐵廠工作,怎麽他同事是搞教育的啊?

吳老師以為她不自在,趁著劉同志逛一圈的時候和她說小話,“我爸派過來的人,非要說是個大學生能幫忙,其實他就是不相信我,你別管她,行行業業裏差距大著呢,大學生又不是全能的。”

林秀深以為然,不過這個年代對大學生認知有問題,很多人認為讀過大學後就無所不能,上能修計算機,下能裝馬桶。

兩人嘀咕了一會兒,林秀看得出吳老師對自己老爹有挺大意見,又崇拜又疏遠,和大部分富二代小孩一樣。

過了幾分鐘,劉同志才回來了,笑眯眯誇獎吳老師這裏裝修不錯。

她算誇對點了,新教室的裝修是吳老師親自做的,墻壁顏色、室內桌椅、燈光等等,是他的得意之作。

吳老師驕傲說,“那可不,全市獨一份兒,省城裏也未必有這麽高端的幼兒教室。”

劉同志露出不以為然的神色。

既然是來指點的,當然要有交流。現在時間緊,林秀來不及讓對方詳細看這份教案,就只給對方講解了一遍。

因為在特殊時期,林秀不想浪費精力和這人閑扯,說話也說得十分精簡,其實算敷衍。

不過這位劉同志顯然非常把自己當一回事兒,或者說,拿著雞毛當令箭,背靠人家老爹,還真是指點來的。

林秀說到美術實踐時,劉同志忽然把她打斷了。

林秀對她身份保持十足的尊重,擡手說,“您說。”

劉同志問她,“美術實踐這部分,你們重復過多少次?”

林秀示意吳老師,吳老師翻出筆記本遞給她。

劉同志翻完之後,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容,“盧梭強調自然教育,他認為教導幼兒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讓兒童自由發展,重復不斷地學習畫一種東西是沒有意義的,只能形成刻板記憶。”

林秀莫名其妙看她一眼。

劉同志以為她是沒聽過盧梭,解釋說,“盧梭是法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我想任何一位當教師的人都不該沒聽過他。”

林秀看了一眼一臉茫然你在說什麽的吳老師,“我覺得你應該和他說。”

又對吳老師解釋了一下,“劉同志的意思是辦補習班是不對的,因為不符合自然教育觀點,拔苗助長,扼殺兒童心性。”她順嘴扭曲了對方話裏的意思。

吳老師心裏有點不舒服,但是不好駁他爹面子,裝作很大度說,“沒事,有觀點就說,我們不能搞獨裁。劉同志,你覺得林秀這樣不行,那你有什麽好主意呢?”

劉同志當然沒有什麽主意,她是學美術的,後來就去鋼鐵廠宣傳部門上班,哪學過什麽教育學,知道要來給幼兒補習班指點,在此之前臨時抱佛腳多看了看教育學理論,好以此來鎮場子。

沒想到一時失言,反而惹到了管理。

她現在溫順下來,“沒有,我覺得很好。”

吳老師點點頭,他就是順口說,這人要真扯出個一二三他也當耳邊風。他三國演義看得多了,哪有臨場換指揮的說法。

等到六點五十分,小孩子們挨挨擠擠進了教室,教室裏放著各種形狀的動物板凳,燈光打開之後因為色彩飽和度高而顯得明亮又可愛。

雖然說是教室,但實際上講台的作用微乎其微,吳老師聽從林秀的建議把板凳圍城一個圈,老師們在中間講課,周圍圍著十多個小孩子。

教室後面放著供人聽課用的高板凳,供聽課的家長使用。

林秀進門之後,假裝沒有看見那些人,十分溫和地和小朋友們打招呼。

她挺會教小孩的,一來因為她帶過的孩子多,二來她長相沒有攻擊性,再加上在補習班上班好長一段時間,多多少少有了自己的心得。

這節課上,她只用拿出自己平時的教學水平,教了手指趣味畫畫等內容,還有教小孩唱編的美術歌謠,課堂上趣味橫生,時間過得飛快。

林秀自己只覺得是超常發揮,但聽課的人就不一樣了,有些人還第一次看見這種授課方式,私底下討論是不是那位留學管理從國外學來的。

林秀沒聽見議論聲,一邊哄小孩一邊收拾自己帶來的教學道具。

這時候,有位穿藍布衣服的同志走過來和她打招呼。

林秀知道這就是教育局的同志,吳老師他爹開商場開在市中心,占據整個市區步行街消費的半壁江山,每年納的稅足夠買輛小車,因此一直都挺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