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午我們清蒸還是紅燒(第3/3頁)

她撇去雜物,開始煮糯米汁。

隨後,一個人把豬圈裏豬食槽拖到院子裏,進行清理。

一邊將燒制好的石灰石丟入豬食槽,一邊提醒攝像師,“待會遠離一點拍,小心燙到。”

攝像師聽話地後退幾步。

豬食槽中注入水後,石灰石開始沸騰,頓時白煙滾滾。

大概等了二十多分鐘,俞山山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桐油,糯米汁攪拌。

【這是什麽?吃的嗎?】

【樓上笑死我,什麽年代了還吃觀音土】

接著,加入一些碎貝殼,這些都是原身這兩天在沙灘找到的貝殼,為了好看。

差不多成型。

眾人們看到,俞山山提了小半桶白乎乎的泥漿,爬上木梯。

她是真的要修房子……

原來這個泥漿是當作水泥用的。

村子裏有磚頭,但是沒有水泥。

陽光下,小桶裏的泥漿亮晶晶的,那是閃光的貝殼。

【……媽媽呀,我驚呆了。】

【山山真的在蓋房子……】

直播間人數突破三千大關。

姜pd不得不動用飛行攝像機,一邊在下邊昂著頭看俞山山,老母親似的喊,“山山注意安全。”

他們還發現,俞山山用了基準線,砌出來的磚頭並非歪歪扭扭,而是流水線的般筆直。

【乖乖,老泥水匠也做不到這樣吧。】

【誰不嘆息一聲山山深藏功與名。】

【不是,她怎麽會蓋房子啊??】

【這嫻熟的技術,太牛了。】

俞山山的基建直播,吸引了一個老建築家。

大概中午吃飯的時間,老建築家本想斥孫子幾句,“吃飯就好好吃飯,看什麽直播。”

後來老建築家看到了石灰、桐油、糯米汁……

一爺一孫看入迷了,桌上飯菜都涼了好幾次。

爺爺讓孫子注冊了一個號,發彈幕【看起來是古長城的粘合劑啊,真實的配比失傳幾百年。《大明會典》和《鳳凰台記事》都沒用到糯米汁,冒昧問:糯米汁一定要用嗎,要用幾何?】

爺爺以為他發彈幕了,俞山山就會回答他。

等了很久也不見俞山山回答,只好問孫子,“她什麽時候回答我?”

“不知道,”孫子吃了口飯,“晚上九點時候,導演會讓主播挑選一些問題回答的。”

爺爺定了個九點鬧鐘,然後匆匆去大學上課。

俞山山砌好一面墻,肚子也有點餓了。

她再看了眼屋頂,是最簡單的硬山頂,天黑之前一個人鋪完不成問題。

俞山山拍拍手,下了木梯。

姜pd以為她中午又要吃雞蛋,畢竟俞山山也累了一上午了,又是砍樹又是砌墻。

沒想到,人家中午居然準備吃鮑魚!

俞山山蹲在海邊的巖石上,認真翻石頭,找鮑魚。

【這一塊其他嘉賓前幾天找過了呀,沒其他東西。】

【看來俞山山中午要餓肚子了。】

【什麽餓肚子,33至少有雞蛋吃。】

【臥槽,真的找到鮑魚了。】

如果只是找到一個,其他嘉賓的粉絲心裏還好受點,問題是,人家找到了五六只。

【大概是昨天剛下雨吧,鮑魚跑出來了。】

俞山山木桶裏堆了五六只小鮑魚,饞得姜pd口水都快出來了。

俞山山頭也沒擡,說,“姜pd,中午我們清蒸還是紅燒?”

“啊,”姜pd舔舔唇,“都……都行。”

【這一個圓頭鮑小一萬塊錢一只吧。】

【哈哈哈哈,天呐,姜pd揚眉吐氣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