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帶天出征

乾清宮。

遠遠望見乾清宮,朱慈烺的腳步不由就慢了下來,他再一次在腦中回旋了一遍早就想好的應對之策。開封領軍是他逆轉歷史的關鍵,如果不能成功,此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白搭。但他是太子,是大明的國本,想要輕易帶兵出京,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不說頑固的老臣,就說明智的賢臣,也需要他講出相當的道理,並且擺出事實,不然大家不會同意他到開封冒險的。

相比之下,他對崇禎帝倒不那麽擔心。

只要朝臣們不死命反對,父皇應該會同意的。

“宣太子上殿~~~”

殿中傳出聖令後,朱慈烺邁步跨過殿門,進入殿中,在眾臣矚目之中,向崇禎帝行禮叩拜。

大理寺卿淩義渠還跪在地上,還沒有起身。

朱慈烺心中歉意。

淩義渠今日只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朝堂上提出禦駕親征,雖不是他直接授意,但卻也是通過吳甡而授意的。淩義渠並非被強迫,而是心甘情願,在吳甡為他分析了中原局勢,指出丁啟睿的無能和太子的聰慧、還有其間的利弊得失之後,他毅然答應擔起這幅重擔。

提請禦駕親征不是一件小事,淩義渠已經做好了被下獄,甚至是身死的準備。

此時聽到太子進殿,淩義渠依然不擡頭,依然額頭觸地,深深地拜伏在地。

禦座前的大漢將軍將開封求援奏疏送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展開看。

朝堂靜寂,所有目光都盯著太子。

看完之後,朱慈烺慢慢合上奏疏,目光看向禦座上的父皇——從太子進殿到現在,崇禎還沒有說話,只是用目光命令王承恩將奏疏送到太子手中。此時見太子擡頭,他依然沒有說話的意思,只是冷冷望著太子。

朱慈烺心中苦笑,他知道自己的那點小伎倆已經被父皇看穿了,但他並非有意瞞著父皇在後面搞這些小動作,而是茲事體大,如沒有一定謀劃,沒有淩義渠這個“藥引”,貿然提出太子領兵,以朝臣們的頑固,是絕對不會同意他領兵出京的。

不要說現在還沒到崇禎十七年山窮水盡的地步,哪怕是到了,就像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樣,崇禎帝明明想要南遷,卻硬生生地被朝臣們打了回票,一提出南遷,立刻就有朝臣以死相逼,令崇禎帝下不了台,崇禎帝雖明白守在京師是死路一條,但卻也無可奈何,那一句“文臣皆可殺”,宣泄的正是他這個皇帝被文臣綁架之後的憤怒。

“大理寺說,朕當禦駕親征,你以為如何?”崇禎問。

“回父皇,”朱慈烺拱手朗聲回答:“京畿重地實我朝根本所在,須臾離不開父皇。所以兒臣以為父皇不可親征。兒臣撫軍京營已經有三個月,雖不敢說精銳,但卻已然是一支可戰之兵,請父皇恩準,兒臣願率京營將士前往開封助戰!”

說完,跪倒在地。

朝堂微微騷動,雖然有所預料,但卻沒想到太子會直接提出。

崇禎帝看左右群臣:“太子所說,你們以為如何?”

“殿下,兵危戰兇,你是國本,豈可以身試險?”第一個站出來的還是禮部尚書林欲輯。

朱慈烺肅然:“正是因為兵危戰兇,我才要領軍親往,如果連我都怯了,都不敢為國事爭先,又何敢期待天下人?”

禦座上的崇禎帝臉色不變,心頭卻是一跳。

是啊,若是連天家都怯了,都畏手畏腳,又何敢期待勛貴和朝臣?

“再者,開封也並非是什麽險境。”朱慈烺向崇禎帝行禮,聲音冷靜而清楚:“父皇,闖賊雖然號稱五十萬,但其能戰之人也就是五萬左右,剩下的全是他們裹挾而來的流民,勝了跟著他們,敗了就一哄而散。朝廷一共有十六萬大兵,且有左良玉虎大威這樣的百戰精銳,楊文學的車營兵也有相當戰力,只要各部總兵同心同德,奮勇向前,擊敗闖賊,肅清中原,並不是什麽難事。”

崇禎帝不禁點頭。

“但難就難在,各部總兵心思各異,都存了保存實力之心,以至於大好局勢常常毀於一旦。局面好時,人人都想搶功勞,勢頭稍有不對,跑的一個比一個快。小勝變成小敗,小敗變成大敗,汪督為什麽身死?就是因為三個總兵私自撤軍,如果他三人依托襄城死戰,左良玉傾力來救,汪督未必會死!”

“但總兵為什麽會逃?乃是因為人人擔心會被同袍出賣,你不跑,別人先跑,那你孤軍奮戰就必死無疑了,因此一旦遇上困境,總兵們想的不是死戰,而是逃跑,甚至是不惜一切的逃跑,襄城之戰如此,松錦之戰更是如此。因此,只有讓各部總兵明白,你不能跑,旁邊的友軍不敢跑,大家才會拼死沖殺!如此,我大明官軍的實力才能發揮出來,中原的流賊也才能被蕩清,百姓也才能過上太平日子!”